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天津滨海新区大港创新社会管理 特色文化助社区和谐

 

  记者从天津大港工委了解到,大港不断增加地区文化投入,大力支持社区文化繁荣,充分发挥了文化在基层社会建设中的凝聚和引领作用,为地区和谐稳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基础。近日,包括13个板块活动、近百场演出、为期一个月的胜利街第四届金秋艺术节在热烈、和谐的气氛中落下了帷幕。闭幕式刚结束,还在兴奋中的各演出队的骨干们就纷纷找到该街工委书记韩英,询问什么时候再给他们安排演出任务。韩英高兴地说:“你们把节目继续排练好,我带你们走出街道,去慰问‘十大战役’的建设者,好不好啊?”大家听韩书记这么说更加兴奋了,齐声说好。
  截至目前,大港城市文化广场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相继建成世纪广场、晨晖广场、幸福广场、文化乐园等40余个环境优美的文化广场,每天吸引6万名市民和外来流动人员参与, 极大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凝聚力,文化活动蓬勃发展。世纪广场上常年活跃着30支文化队伍,每天吸引着8000名群众,其中一半为外来流动人口,已成为大港地区文化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流动人口教育和创建“平安大港”的示范基地。
  特色文化品牌突出 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胜利街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国文化之乡”,街道文化底蕴丰厚,艺术人才济济。目前,街道组建了艺术团、老年模特队、腰鼓队等80多个文艺团体。 这些艺术团体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比赛。 今年以来,该街共举办各类演出活动已达300多场,参与群众达到10万多人次。
  与胜利街剪纸一样,太平镇农民画,大港油田版画也驰名全国。近几年来,大港工委把挖掘特色文化资源与扶持社区群众文化发展作为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培育“海滨街社区大舞台”、“迎宾街广场文化月”、“胜利街居民艺术节”等特色文化品牌,已经吸引了地区10万企业员工和10万农民的广泛参与,极大地促进了地区社会的和谐稳定。
  政府大力支持 社区文化繁荣
  大港工委始终,不断增加地区文化投入,大力支持社区文化繁荣,充分发挥文化在基层基础建设中的凝聚和引领作用。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港投资2亿多元、建设了总建筑面积达27800平方米的大港文化艺术中心,投资2371万元的22个包括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等在内的农村楼房化中心服务中心。8个街镇均有固定文化活动场所,村、居文化活动室达标率100%。建设52个农家书屋,每年培训文艺骨干及爱好者20000余人次,文化经费投入每年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大港还把广场文化列为政府的民心工程,积极推进的“10分钟广场文化活动圈”惠民工程。
  弘扬主旋律 群众明是非
  大港工委在文化建设中,注重主旋律文化活动的引导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唱颂读”活动广泛开展,“党在我心中”演讲赛、全民读书日、歌颂祖国朗诵会等活动深入到机关、企业、学校和社区。“文化五送”(送演出、送图书、送电影、送培训、送服务)和“文化六进”(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机关、进企业)持续推进。其中,世纪广场文化大舞台坚持举办了15届,每年举办百场大型文艺演出,历年参与群众达到了200万人次。5支电影放映队深入社区乡村, 近几年共放映革命题材、公益题材电影5700余场。 开展了“平安校园”、“和谐社区”、“家和万事兴”等文化主题活动,引导群众明辨是非和荣辱,将社会管理格局建立在广大群众高度认同、自觉遵守、共同维护的思想基础之上。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大港工委实施了文化精品战略,连续举办六届大港文化艺术节,以世纪广场大舞台、大港大剧院为平台,以基层文化队伍为主力,大港的主旋律文化演出活动丰富多彩,常年不断。文化志愿者专场、劳动者之歌文艺晚会、中老年歌手大赛、戏剧专场接连不断。话剧、芭蕾舞、交响音乐会等精彩纷呈。
  大港工委还注重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引导,帮助它们在繁荣社区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主城区成立了三级管理的社区组织联合会,下设戏曲、书画、歌舞、民间艺术等17个协会,117个分会,发展会员8000余名。发展业余文艺队伍400余支,其中政协艺术团、枫叶艺术团、老年大学艺术团、太平镇河北梆子艺术团等常年活跃在基层,为基层群众提供义务文化服务,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2011.11.15
                                        (新闻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