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群众文化建设调查

 

  近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将发展群众文化作为展示城市文化形象、提高市民素质的重要载体,群众文化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五彩云霞空中飘,天上飞来金丝鸟……”日前,伴随着《情深意长》的歌声,十几位天津石化公司退休职工身着少数民族服装,跳着优美的彝族舞蹈,不时博得阵阵掌声。他们是一支群众文化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像他们一样执著于文艺,用热情和行动传承着大港文化。
  如今, 大港群众文化事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 不同群体间的文化共建、互动、共享、共荣。大剧院、企业、社区、乡镇、校园、军营等各种文化就像不同类型的舰船齐聚港湾,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文化大港。
  广场文化 大港人的幸福情结
  每年夏秋傍晚,每天都有近万人自发在广场吹拉弹唱,翩翩起舞,这里是大港人展示自我的乐园。在热闹的氛围中,广场文化、城市建设、社会新貌都经由群众通过各类艺术表现形式被生动呈现。
  1999年,占地9万平方米的世纪广场建成,成为当时天津面积最大的城市广场。如今,大港屡投巨资,相继建成晨晖广场、幸福广场等20多个总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遍布城乡。大港人走出家门,步行10分钟便可看电影、观表演、进书屋……“10分钟文化圈”让广大群众尽享家门口的文化盛宴。
  随着广场文化被列为大港惠民工程的20件实事之一,大港累计投入千万元作为活动经费,并组织相关部门配合,使演出场次由每年几十场发展为百余场; 活动时间由几周延长至半年;演员从几个发展为团队; 观众也由每场几百人增至数万人。其中,连续举办3年的唱红歌活动更是吸引万人参与, 掀起群众爱国高潮。“在广场举办比赛,台上台下现场互动,充分提高了广场文化利用价值。”大港广场文化发展的见证者、天津群众艺术馆馆长李治邦表示。
  精品大剧院 提升城市软实力
  “这里空间大、设备先进,融合了多元文化,让观众既能看演出,又能提升艺术品位。”大港文化局长张庆发告诉记者。
  2009年,大港投资3亿元建造的地标建筑——大港大剧院落成。 2010年,该建筑被评为国家级“建筑工程鲁班奖”。大剧院设有剧场、 展览厅、报告厅等。 投用以来,共举办大型音乐会、 话剧、摄影展、书画展、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等活动200余场,累计受教育观众超20万人。
  今年(2011),大剧院又承办了大港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庆“八一”文艺晚会等多场大型演出及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书法展等。许多从广场走出的“草根艺术家”又多了一处展示自我的现代化舞台。
  目前,大剧院的舞蹈、瑜伽、绘画等艺术培训班已开放,为退休职工和学生活动提供了活动场所。据介绍,大港大剧院月月有展览和演出、周周有电影,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2011.11.07
                                        (新闻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