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海津讲坛——系列讲座》(138讲)10月29日开讲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讲座(13)

 

  讲座内容:都市风格的民间艺术——“津门法鼓”
  主讲人:高惠军(天津市舞蹈家协会会员、河西区文化馆舞蹈专业研究员)
  时间:2011年10月29日(周六)上午9:00
  地点:天津图书馆报告厅(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15号)
  主办单位: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非遗处 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天津图书馆

  高惠军,天津市舞蹈家协会会员、天津市发展舞蹈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天津市历史学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会员。
1986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河北省定县,71年参军,79年从部队文工团复原到天津市河西区文化馆,从事群众舞蹈专业工作。80年代初参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天津卷》的普查与资料整理工作,开始关注天津民间舞蹈活动。 创作、辅导的民间舞蹈作品, 多次参与国家和省市级大型演出活动。90年代开始从事舞蹈专业理论的研究与写作, 先后正式出版舞蹈专著和论文50余篇部。
  自2001年起,在南开大学文学院东方艺术系、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文化艺术系、社会体育系;天津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院校讲授舞蹈专业理论课程。
  本次讲座,高惠军先生为您讲述都市风格的民间艺术——“津门法鼓”
  内容如下:
  一、天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津门法鼓
  二、天津民间艺术的一般性形态与源流
  三、独具都市风格的天津法鼓
  四、天津法鼓的近当代命运
  五、法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望广大读者届时参与。

                                          2011.10.28
                                       (新闻来源:天津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