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大港管委会把广场文化活动纳入每年必做的惠民实事当中,在露天市民活动广场组织了一批演出活动,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并逐步构建起“10分钟广场文化圈”。目前,广场文化已步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当地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天津滨海新区是国家重点开发开放区域,在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文化事业发展迅速。滨海新区辖区内的大港地区,是重要的石油、化工产业区。
滨海新区大港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地的广场文化从文化局门前小广场组织文艺工作者表演节目发展而来,这一办就是15年。如今,大港城市文化广场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相继建成世纪广场、晨晖广场、幸福广场等多个文化广场,成为广场文化的主阵地。大舞台演出场次也由每年的二三十场, 逐渐发展到五六十场,去年更是达到100余场。活动时间也由几周,发展到一个月,直至现在的半年。
由于最初每场演出都是不重复的,对演员需求量很大。大港通过在辖区范围内选演员、组建业余演出队伍等方式,发现、培养文艺骨干,逐步解决了演员紧缺和节目雷同的问题。在筹措文化事业资金方面坚持多条腿走路,近年来累计投入政府引导资金300万元,解决了广场文化活动经费。
大港目前已形成了“10分钟广场文化圈”模式,无论居住在哪里,步行10分钟就能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记者走访了解到,在大港城区,主题鲜明、特点突出的专场文艺晚会好戏连台, 文化广场大舞台连续举办13年,演出时间长达5个月。在街镇,基层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覆盖全区,成为“10分钟文化活动圈”的载体,广大人民群众尽享家门口的文化盛宴。
为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热情,大港还成立了由46个企事业单位组成的群众文化工作委员会,采取“厂校参与、政企联合”的方式, 举办各种主题专场演出。目前, 大港已先后举办专场演出两千余场,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展示了群众文化风采的同时,更是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这种以市民为“主角”的广场展演活动逐步走出了一条政府领导、部门组织、城乡联动、寓教于乐、富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新路子。
2011.10.20
(新闻来源:今晚网-渤海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