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天津滨海新区为农民工公寓增设图书馆 书香暖人心

 

  对于从农村来到天津滨海新区打工、 每天工作近10个小时的工友来说, “工地书屋”是他们心中的文化驿站。昨日,记者走进于家堡建设者之家的“书屋”,和工友们一起感受了工地书屋为大家带来的浓浓书香。
  走进于家堡建设者之家的书屋, 虽然面积不大却整洁有序,两面墙的书架上摆放着政治、 文学、法律、教育、生活、健康、技术等类别3000余册书籍以及数十种报纸、杂志、期刊。 据于家堡办公室负责书屋管理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从今年2月份“建设者之家”迎来首批来外建设者后,书屋的大门就会每天为工友敞开,用自己的身份证、工作证登记就可以把书借走两星期,没看完还可以续借。自增设“工地书屋”以来,每天都有200人次前来借阅。 其中综合类、科普类、技能类的书籍和小说杂志最受欢迎。”
  在书屋,记者看到一个头戴安全帽的小伙子正坐在桌边的椅子上仔细地阅读,并时不时在手边的小本子上记录着什么。小伙子告诉记者,他叫李越山,今年22岁,中专毕业后就跟随老乡离开江西宜春老家来到滨海新区打工。李越山说:“书屋开门的时候我到书屋看书,由于自己的工作涉及脚手架的安装与搭设,平时经常需要阅览这方面的书籍。可书店的书都不便宜,自己也没时间经常出去看,有了书屋就方便多了,想看什么书还能和管理员说。‘工地书屋’不仅丰富了工友们的业余生活,也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技能。”
  负责建设者之家筹集的中心商务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新区80后农民工约占农民工总数的六成以上,和老一辈农民工相比,他们缺少经验,但文化程度高。新生代外来建设者平时渴望读书学习,提高技术掌握技能,“工地书屋”正好满足了他们的文化需要。
  据了解,随着滨海新区文化惠民工程的不断深入, 新区先后投入300万元实施“外来务工人员素质提升工程”,以蓝领公寓为中心,为每一个超过千人的农民工公寓增设了图书馆,目前,“工地书屋”已成为了外来建设者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2011.10.20
                                       (新闻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