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顾书屋的居民越来越多了,除了退休的老职工们和假期时的学生,就连很多在职工人也把这里当成了迅速查阅资料的地方。”早上8点,“居民书屋”的管理员李哲,如往常一样按时打开了设在天津开发区康翠社区中心的书屋大门。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撒在整齐的书架上。记者同守候在门外的社区居民一起走进了这个面积不大,却充满知识与温暖的书屋。
李哲大学毕业后就一头扎进了社区服务的队伍,接管居民书屋的一年里,她每天都把小屋打理得井井有条,地面、桌椅一尘不染。“别看这个书屋面积不大,作用可是不小,我工作的一年里,从开始时每天两三个读者,到如今附近的居民都来到这里,不仅是退休老人,很多上班族也会来这里查阅一些简单的资料,傍晚时分座椅都十分紧张。书屋的变化给了我不小的成就感,干劲儿也越来越足了。”
上千本的书籍在宽大的书架上码放得整整齐齐,“计算机”、“文学”、“历史地理”、“经济”、“生活百科”……李哲把这些书按照不同的种类分别编号,并根据借阅的频率把书籍分层摆放。“关于养花、技工等方面的用书借阅量最高了,我都把它们放在了二三层,居民可以随手取阅。”李哲熟练地把居民看过的书,摆回原来的位置,这看似简单的动作,每天她都要重复上百遍,“一定要把书放回原位,不然居民再来的时候,就找不到上次看过的书了。”除了书籍,她还要负责更换书屋内十几份报纸,“这些报纸每天并不是一个时间送到,因此我都会时刻保持注意,及时更新,要让居民在第一时间看到新鲜的信息。”
“退休以后,空闲的时间一下子多了起来。幸亏有这个书屋,不仅填补了闲暇时光,还增长了不少的见闻和知识。”几乎每天都来书屋“报道”的王大爷告诉记者,“我的很多计算机操作方面的问题都是在这里解决的。”坐在他身边看报纸的陈大爷也告诉记者:“对,书屋建在社区里面真是太方便了!我每天都在这里看新闻,不光是因为这里环境好,还可以在这里跟邻居们见见面、聊聊天,感觉很温馨。”
这样的居民书屋在新区还有很多家,作为2011年20项民心工程之一,滨海新区将会选择50家, 将配备送价值达2万元的书籍、音像制品。“我们康翠社区的书屋也在竞选范围内,希望最后能够获选。到时候书屋一定可以帮助到更多的居民。”李哲对书屋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2011.10.19
(新闻来源:人民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