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海津讲坛——系列讲座》天津记忆系列讲座第133讲开讲
 
   
 

  2011年9月24日(周六)上午9时,由天津图书馆、天津社联共同举办的海津讲坛第一百三十三讲在天津图书馆报告厅开讲。本次讲座特别邀请天津市食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许先主讲。
  许先,编审,天津市食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曾嘉宾主持电视美食节目,著有《津菜二十八邦菜新说》、《三家店春秋》等著作。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自先秦时期燧人氏钻木取火开始,人们进入石烹时代,此后在中国几千年灿烂文明的发展过程中,饮食文化蒸蒸日上。中国的饮食讲究风味多样,四级有别,口感与美感并存,更重要的则是侧重饮食健康。
  21世纪的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不再过多的注重膳食的合理性,而是盲目的跟着感觉吃,单纯的认为吃好就行,完全与中国的饮食文化相悖而行。本期讲座许老师以现在百姓关心的食品安全话题为切入点,倡导健康、和谐的饮食理念。许老师特别提到现在流行的洋快餐。由于中国人和外国人的体质不同,因此摄取的食物类型不同,以便保持自身体内酸碱平衡。洋快餐并不符合中国人的饮食标准,只能作为一种营养的补充,不能长期作为普餐食用。
  针对现在敏感度较高的食品安全问题许老师建议大家要杂吃,就是每天吃不同种类的食物,但每种都不要多吃,这样便可以有效的避免非安全食品过量摄入。此外,大豆、筷子、瓷器等均为中国对世界食文化的贡献,促进着全球食文化的发展。
  最后许老师讲到天津的饮食文化,他用几组词语概括了天津饮食文化的特点:九方杂居、九国租界、九五之门。最为天津人,许老师殷切期盼着天津早日拥有自己的菜系,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讲座于上午11点整圆满结束,很多读者纷纷和许老师合影留念。

                                         2011.09.26
                                      (新闻来源:天津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