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海津讲坛——系列讲座》(第132讲)9月17日开讲
天津戏曲、曲艺系列讲座
 
 

  讲座内容: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的戏剧艺术
  主讲人:戴月琴(国家一级演员、现任中国评剧院院长助理、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时间:2011年9月17日(周六)上午9:00
  地点:天津图书馆报告厅(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15号)
  主办单位:天津图书馆、天津社联、《天津中老年时报》、《津门曲坛》、《天津广播电视报》

  戴月琴,(满族)拜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花月仙为师。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和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系学习结业,现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她历任中国评剧院二团团长、青年团团长兼书记、院艺术委员会主任、华夏艺术团团长、北京评剧艺术发展促进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文化下乡演出团团长等职务;北京市政协九届、十届政协委员。现任中国评剧院院长助理、北京市燕山情艺术团名誉团长、艺术顾问;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理事、市民族联谊会常务理事、市妇联港澳台妇女联谊会理事、北京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理事,北京市园林、电力、旅游等行业的监察员、行风评议员;北京丰台区文联副主席、区戏剧协会主席等职务。
  一九六五年她首次与新凤霞同台演出《阮文追》,一九七八年她担任主演复排传统剧目《刘巧儿》。
  她潜心进行评剧艺术改革, 首创电声乐与民乐相结合的伴奏形式,把管弦乐和民乐融为一体, 由她领衔主演的传统名剧《花为媒》,走出了一条评剧音乐改革的新路。该剧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后,收入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戏曲精品库》。
  中央电视台戏曲栏目为戴月琴先后拍摄十三集评剧《名段欣赏》专辑,并荣获中央电视台“星光杯”奖。
  将《狐仙小翠》改编成四集电视戏曲连续剧《天地缘》,她担任该剧的制片人。成功地运用了三维动画等特技手段,被观众、同行和专家称为上乘之作。
  北京音像公司拍摄制作发行的 《戴月琴艺术专辑》和由她主演的《花为媒》VCD光盘是该公司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的献礼作品,荣获全国音像评比一等奖。
  四十多年来,戴月琴以新派风韵和花派风格,主演了《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三看御妹》、《无双传》、《凤还巢》、《万花船》、《意中缘》、《狐仙小翠》、《铡阁老》、《王府怪影》、《乔迁之喜》、《喜神》、《樱花恋》、《杀狗》、《劝爱宝》、《法网》、《打神告庙》、《金沙江畔》、《小二黑结婚》、《金喇叭》、《新柜中缘》、《感恩》等剧目。
  1993年以来,戴月琴率领“乌兰牧骑”式的演出队伍活跃在北京市偏远的山村。
  她应邀请到各大学演讲“中国戏剧剧艺术”。用独特的戏曲专业形体表演、念白、流畅婉转的唱腔韵味,示范了京剧、评剧、昆曲、河北梆子等剧种多行当的人物。
  2008年5月戴月琴受美国大华府地区、 美中合作发展基金会、美国中华文化发展基金会、美国大专院校校友联合会、华盛顿中国音乐协会和华艺剧社的邀请到美国讲学。在国际亚太文化节《东方神韵》文艺系列活动中,戴月琴走向讲台,演讲“中国戏剧剧艺术”,她边讲,边做表演示范,受到大家的欢迎。
  在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后,与戴光黄兆龙共同创作演出评剧慰问灾区。
  1982年主演《狐仙小翠》荣获“新创作剧目优秀表演奖”。
  1984年主演《花为媒》荣获“中青年演员调演表演奖”。
  1986年主演《凤仪亭》荣获“新剧目调演主演奖”。
  1986年在《全国评剧广播大奖赛》中,被广电部授予优秀演唱奖。
  1988年荣获《北京市艺术语言大赛》授予园丁一等奖。
  1997年荣获《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个人》称号。
  1997年荣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章》。
  1997年被授予《北京市文化系统首届十大艺德(职业道德)标兵》,《职业道德明星》。
  1999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都劳动奖章》《爱国立功竞赛标兵》和《北京市宣卫系统首届先进个人称号》。
  2000年6月被国国务院授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
  2004年6月被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等单位授予《华夏英杰》称号。
  2004年11月被人民日报等单位授予《中华英才称号》。
  2006年9月被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等单位授予《中华十佳世纪英才人物》称号。
  2007年9月被北京市文学艺术联合会授予《繁荣首都文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
  2010荣获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名段欣赏》栏目“2010年度最佳一等奖”。
  
  望广大读者届时参与。



                                        2011.09.13
                                     (新闻来源:天津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