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6日(周六)上午9时, 由天津图书馆、天津社联、《天津中老年时报》、《津门曲坛》、《天津广播电视报》共同举办的海津讲坛第一百二十六讲在天津图书馆报告厅开讲。本次讲座特别邀请天津市十大曲艺名票俞德祥主讲。
民间快板演员俞德祥是天津曲艺十大名票,从小就热爱曲艺艺术,上山下乡和工作期间一直从事文艺宣传队工作,集编、导、演于一身,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受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退休后担任北京铁路局馨艺曲艺团的教师,培养了不少曲艺演唱人才。他一直活跃在曲艺圈,创作了天津快板《养儿难》、《打假》等,其创作的作品由于反映现实生活,表演人物深刻细腻,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且包袱不断,因此深受观众欢迎,尤其他的天津快板“现挂”,堪称一绝。
他曾获天津“福田杯”金奖、中国外轮代理公司表演大赛金奖、红塔集团文艺汇演金奖、和孙女俞明娜获天津家庭才艺大赛金奖。
本次讲座俞老师从快板的起源讲起。快板于20世纪50年代形成,由天津时调“大数子”演变而来。快板和大数子在字头、格式等方面有着细微的差异。
随后俞老师讲到快板的特点和格式。天津快板分慢板、中板、快板。节奏轻快、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合辙押韵。常巧妙的使用天津本土语言制造包袱。 天津快板的基本格式为: 五五八五,每两句分四小节唱完,其它的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演变唱法,但节奏不变。天津快板在表演过程中为了烘托艺术气氛,经常用天津特色用语——有音无字,这也是历史方言固定下来的模式,也成为天津快板的重要组成元素。
关于快板的创作技巧俞老师给予的建议是先寻求到写作内容的主干再填充分支的细节。很多年来,俞老师就是本着这样的原则创作出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讲座最后,俞老师及其好友、徒弟分别为读者们表演了《夫妻打假》、《养儿难》、《汽车上的纠纷》等经典名段,博得了读者们的阵阵掌声。上午11点30分,讲座圆满结束,读者们纷纷和俞老师合影留念。
2011.08.07
(新闻来源:天津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