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90周年前夕,以中国共产党历史为题材的书籍和电影在天津受到追捧。市民争相读“红色图书”、看“红色电影”,掀起一股“红色文化”的热潮。
27日一大早,记者来到天津图书大厦,一进门就看到题为“光辉的历程,伟大的成就——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主题图片展”活动正在举行。许多读者一边看展览图片一边翻阅相关书籍。
68岁的王文老人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带了面包和水来到这里,打算来个“持久战”。王文老人说,自己退休后经常来这里看书,一看就是一整天, 所以自带“干粮”。他拿着一本《感动中国的100个党员》向记者介绍说,自己特别喜欢这种读物,因为一个个鲜活的实例更能让人体会到道德楷模的力量。
在天津图书大厦四楼热卖区,特别开展了“学党史红书包”活动。销售负责人介绍说,他们以中共党史为主线,从上千本书中遴选了144本作为“红书包”系列推荐书目,供读者阅读和选购。这144本书不仅包括中共党史、党的建设等理论性作品,还包括一些如《党员干部修养镜鉴》的实用书籍。负责人表示,“红书包”活动的开展使得“红书”较之往年同期销量大增。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曹珊,正在“红书包”书架前认真阅读一本名为《党员干部不可不知的国际关系常识》的书。她对记者说,在业余时间看书充电是提高自身修养和理论水平的最好方式,而自己作为一名党员,更有必要清楚地认识当今国情和国际形势,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不仅“红色图书”引人追捧,“红色电影”也颇受人青睐。“七一”前夕,天津市电影公司开展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红色影片展演”活动。参加展演的包括《建党伟业》《湘江北去》等革命题材热映影片。
天津电影公司朗香影城的工作人员表示,在活动期间每天放映《建党伟业》超过10场,场场座无虚席。还在上大学的王海心和她的两位同学就是特地约好来观看这部影片的。她们向记者介绍道,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不仅是具有华丽的明星阵容,而且还可以让年轻人更加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人物的故事,看电影既放松了身心又补习了历史知识,对年轻人十分有益。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孙瑞祥认为,以读“红色图书”、看“红色电影”为标志的“红色文化传播”是当下中国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在当今文化多元、异质思维空前活跃的社会环境下,“红色文化传播”这一文化符号代表着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种呼唤与认同,特别有助于培养青年一代的“感恩意识”和崇高的精神价值。“红色文化”的流行不会昙花一现,必将持续下去。
2011.07.01
(新闻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