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非遗一园观,戏曲武术荟大餐。今年6月11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其主题是“依法保护,重在传承”。6月10日至12日,我市文化部门在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中国大戏院精心筹划并全力推出一系列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活动,为市民精心烹制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目前,各项“展览、展示、展演、展销”活动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着力体现静态展览与动态演示相结合、 特色展示与商品展销相结合、 项目展示与互动参与相结合,使活动更有创意、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群众参与更方便。
遗产日系列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南开区人民政府主办,旨在打造一个便于全民参与、荟萃津门非遗的广阔平台和文化乐园,把文化遗产日办成与全民生活密不可分,让全民切身体验、积极参与、共享文化遗产的节日,全面展示我市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突出成果,进而推动非遗融入当代、融入社会、融入民众生活,动员广大市民关注支持文化遗产保护,共同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
民间花会津门武术陆续登场——看不完的精彩
6月11日、 12日, “回望沽上风情,感受多彩魅力”系列展演活动将在市非遗馆陆续登场, 期间市非遗馆优惠对公众开放。活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基本的形态,是其魅力之源。展演活动紧紧抓住其本真形态,突出原生态和活态特点,使其独特魅力得到生动呈现。届时汉沽飞镲、登杆圣会、小车会、百忍高跷、竹马会、河头落子、虫八蜡庙高跷、文武高跷、同议高跷和永长高跷等各具特色的花会表演,回族重刀武术、少练老会、霍氏练手拳、拦手门、李氏太极拳、永良飞叉等精彩好看的武术表演,以及古典戏法和评剧演出等天津最具代表的非遗项目将倾情演绎绚丽璀璨的民风民俗,给观众献上了一道道文化与视觉的盛宴。让广大市民在赏非遗、观表演、听小戏的过程中,透过盛大的场景和丰富的细节,亲身体验津门民俗风情神韵,感受津沽精神文化的精粹,进一步体味和关注非遗和精神家园的历史分量。
16个区县特色项目汇聚一堂——品不尽的风韵
“民族文化遗产,在你我身边”展销是活动的重头戏, 6月11日、12日在市非遗馆进行,选取天津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和符号,汇聚印刷画绘、剪刻雕镌、陶冶塑作、传统美食、刺绣布艺、木艺编织、传统医药等40种国家级、市级非遗项目,全景展示具有地方鲜明特色的非遗项目,使之成为享受与娱乐并重,展览与销售并举,保护利用与发展繁荣并行的文化盛会,让市民在一院之中就可看遍津沽文化遗产。活动既有展览、展示,还有互动和销售,按易于展览和销售的原则划区域、分类别展出,市民不仅可赏非遗、观表演,还可尝试制作、品美味,购买喜欢的民间艺术品和传统美食。
大规模普法宣传保护成果展——同参与共见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近30年来文化立法进程中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法律,让“非遗”保护工作从此进入依法保护、依法建设的新时代, 开启“非遗”保护的新篇章。6月11日、12日在市非遗馆开展大规模的普法活动,设置宣传展牌、设立群众咨询台,向市民发放宣传资料,打造一个普及法律、非遗政策、非遗知识的课堂。同时举办“文化遗产保护,你我共见证”成果展,以时间为节点分成不同篇章,通过图文并茂、特色突出的图片展览,集中展示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新成就,真实系统反映我市的历史概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全面介绍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种类、分布状况、生存环境和保护现状等,让广大群众更进一步认识解非遗,激发人民群众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觉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
京评梆大鼓快板曲艺名家名段——听不够的津戏
6月10、11日, 将在中国大戏院组织“薪火相传——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师徒同台展示专场”,这是我市多年来传统戏曲艺术一次大规模的集中展示。京剧、评剧、河北梆子、天津时调、京东大鼓、相声、李派快板书、西河大鼓、雷琴拉戏等国家级和市级非遗项目将轮番上演。两场演出将汇集国家级、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众多的艺术家携徒同台表演,为观众送上精彩的表演,让喜欢戏曲的朋友过足戏瘾。本次系列戏剧曲艺师徒同台专场演出是对非遗项目发展和保护的促进,更是对传承人和非遗事业良好的宣传, 让人们不仅欣赏“非遗”, 还让这些传统艺术在群众中继续发挥其旺盛的生命力、感染力和亲和力。
我市自2003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以来,全市“非遗”保护工作者深入到159个乡镇街、3652个行政村,调查线索1625个,普查项目547项,共整理传统舞蹈、传统技艺等16类文字资料1301卷册,实物资料3421件,照片24766张,录音841.8小时, 摄像6686.7小时。通过普查、申报,专家推荐,公布了228个区县级、93个市级、1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确定市级代表性传承人47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4名。作为一种鲜活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仍然散发着独特的光彩和魅力,仍然是传承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因此,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各级政府和专家学者的职责,也是全民共同的责任;文化遗产日不仅是专家的节日,更是全民共同的节日。
2011.06.12
(新闻来源: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社文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