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是端午节,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如今津门父老在欢度这一佳节时,早已不局限于吃粽子、插艾草、佩香囊等传统民俗,而是用新方式从多角度赋予了它新的文化内涵。
划船吃粽,好比赛龙舟
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不但在我国许多的南方城市盛行,而且在地处九河下梢、水系纵横、漕运发达的天津,也曾盛极一时。然而须经过特殊训练才能参与的龙舟赛,毕竟离普通大众有些距离,如今,在端午假期泛舟游园成了极富情趣,且能付诸实践的“新民俗”。5日上午9点刚过,记者在水上公园、长虹公园等大型公园看到,等候划船的市民已排起了长队。
记者注意到,端午小长假游园更增添了生态环保的主题。伴随市民文明素质的不断提升,市民游园秩序井然,处处展现文明细节。记者在岸边观察发现,大部分游人自备粽子、干果等食物,边划船边享用,而且大家都会自觉地把粽叶和果核放进随身带来的塑料袋,下船后自行带走,极少有随手扔到水中或船上的情况。“端午节边划船、边吃粽子,真有点简易‘龙舟赛’的意味。”南开区市民刘瑾高兴地说。
“红色游”,传承端午爱国情怀
说起端午节,就不能不提爱国忧民的屈原。而今年的端午节,恰逢建党90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许多市民以红色旅游的方式,度过这个小长假,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端午习俗中的爱国情怀。记者上午在本市平津战役纪念馆、周邓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看到,不少市民是举家来看展览。
21岁的张志君是位“90后”,端午小长假期间,他忙着更新自己的网络博客。小张不仅在博客上设置了端午节专题网页,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传说和各地民俗, 而且还跟延安、遵义等20多个省市的网友们一同发起了“迎端午 颂家乡”网络红色游活动。大家纷纷把各自家乡的红色旅游景点的实景图片、文字说明放到个人博客上,之后组织“网友学访团”集体浏览该博客,并由博客主人通过网络电话现场“导游”。小长假期间,小张已为22批网友做了“导游”。“爱国情,是端午节传承千载的重要文化内涵之一。值此佳节,带领天南地北的网友们畅游津城红色景观,不仅传承端午文化,更是为建党90周年做贡献,意义非凡。”小张说。
市社科院研究员、民俗专家王来华教授表示,关注端午节最大的意义在于让民众用心体验传统的精神和情感,有利于更广泛地唤起大家的文化传承意识。
2011.06.07
(新闻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