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本市作家王松长篇小说获京津两地专家认可
《红》,反映革命历史文学佳作
成纪念建党九十周年重要书目和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百花文艺出版社推出由本市著名作家王松撰写的长篇小说《红》。这部文学作品得到了京津两地文学评论家及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一致认为这是一部在书写革命历史题材方面有一定突破的文学佳作。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高洪波认为,《红》这部作品在反映革命历史方面显现了独特的匠心和超强的故事构建能力。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陈建功认为,王松以他一贯的独特视角和叙述方式,为读者讲述了那段难忘岁月里的一些故事,再现并深入挖掘了红色文化资源,而且进行了艺术化呈现,无论在结构还是语言上都令人耳目一新。
  38万字的长篇小说《红》是“我”这个后来的闯入者,用“红”的线索讲述的十二个相互关联的故事。这十二个故事都是发生在1934年前后的同一个地方,作者的目光并没有停留在那些众所周知的叱咤风云的人物身上,而是投向了当年红色根据地那些普通男女,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成为这本书的基调和本色。小说里讲述了两个犯过错误的普通红军战士,在关键的时刻,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讲述了一名普通的女游击队员,她受到过误解,但却依然保持着对革命的忠诚;讲述了一位红军干部的妻子,她为了和丈夫的一个约定,竟然等了近一个世纪……饱满的十二个“菊瓣式”的叙事结构,将这部文学作品凝结成了一个独立成文却又密不可分的整体。
  长篇小说《红》的创作起源于去年春天,王松跟随中国作协赴江西进行“红色岁月”的采风活动,在赣南地区参观革命历史遗迹,走访红军后代。在采访中,大量的、一手的、鲜活的创作素材激发起王松的创作热情。随后王松又连续三次前往江西赣南地区,在四个月的时间里,他以瑞金为中心几乎走遍了赣南地区的每一个县,为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刚开始的时候就只是当做一次深入生活的采风活动,但走进去,面对红军的后代,面对普普通通的百姓,他们的言谈会让我落泪,我深切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作家的创作责任。”刚开始王松是一路走一路采访,到后来就成为一路走一路写,写作的第一个关于“树生的故事”,作者还在江西,作品却已被《大家》发表。
  长篇小说《红》被列入中国作协2010年文学创作重点扶持项目,也是百花文艺出版社今年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的重要书目。从去年秋天创作开始, 一直到该书编辑出版,都得到了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 提出了很多具体的修改意见并给予了相关指导。

                                        2011.05.06
                                      (新闻来源:今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