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德式风情区现身天津 11幢建筑修缮一新

 

  始建于1895年的天津德租界,正在经历脱胎换骨般的提升改造。11幢20世纪初期建造的德式风格建筑及其周边环境已被修缮一新,相关配套施工正陆续展开。
  天津德租界是近代中国两个在华德租界之一。依托原德租界遗存建筑规划建设的天津德式风情区,位于海河西岸,总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据悉,纳入此次“保护性利用”计划的德式建筑包括袁克定旧居、 川岛芳子旧居、吴毓麟旧居、京奉铁路宾馆等。
  作为天津海河综合开发改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德式风情区将本着“看得见,进得去,有故事”的原则,对原德国租界部分区域重新规划,重点修缮11幢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人文价值,反映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建筑,引进餐饮、旅游、商务、商贸等业态,将该区域改造成为特色突出的前沿消费商业中心区。
  来自天津市房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天津全境纳入保护范围的历史风貌建筑共计726幢。自2005年9月《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颁布实施至今,已对其中的548幢建筑实施了复原整修,并对天津五大道、 意大利风情街等风貌建筑集中区域进行了“保护性利用”。建成后的德式风情区,将与上述区域一起,在海河两岸构建出一条异国风情带,展示天津作为“万国建筑博物馆”的魅力。

                                        2011.04.01
                                      (新闻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