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进艺术界、知识界同仁的感情,由天津市历史学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发起的首届“文津雅集”在19日成功举办。书画、京昆、古琴、越剧、乐舞、诗词等各界人士共襄盛举,探寻津沽丰厚的文化底蕴,触摸扎根于民间的津沽文化脉搏,开发今后天津艺术史研究的多项课题,为津门艺术活动增添一道耐人品味的大餐。
首届文津雅集以走访津沽文化胜迹、追寻津沽文化脉络拉开序幕,人们在走访霍元甲故居、王树村年画收藏馆、石家大院等具有天津文化符号性的地方和人物中,精心捕捉那些渗透在其中的哲学、美学理念,展开挖掘津沽艺术珍贵史料工程的讲座以及各不同艺术种类动静结合的集中展示,力争将津沽更多更美的艺术发展面貌,挖掘整理,并呈现于世人。参加雅集的既有艺术研究教育创作人员,也有理工科门类人士,大家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增添和提高津沽文化的厚重和地位出力。
“文津雅集”受到各界热切关注。组委会陆续收到了关心热爱津沽文化的人士为雅集题赠的主题书法。主题书法题写者有夏明远(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来新夏(南开大学教授)、罗澍伟(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景州(津南区档案局地方志编辑)、郭凤岐(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审)、万里(中国大戏院经理)、崔洪(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奏员),书写者的年龄分别为99岁、88岁、73岁、69岁、57岁到48岁,年龄跨度大,展示了津沽文脉传承有序。
据艺术史专业委员会会长刘恒岳介绍,举办此次雅集的目的是力争建设一个津沽艺术史界交流的新平台,成为具有倡导意义的“知识界”常设聚会。
2011.03.22
(新闻来源:今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