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天津滨海新区打造城市“十分钟文化圈”

 

  到家门口的社区服务中心参加文艺活动,到附近的图书馆、文化站免费看书,到离家不远的文化广场参与群众演出,去新
区各个特色博物馆欣赏免费的展览……今后,滨海新区市民步出家门10分钟,就可以饱享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记者昨日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滨海新区将不断完善公共文化平台,让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洒遍百姓生活每个角落,建成“十分钟文化圈”之城。
  如今在滨海新区大港的各个广场,每天都有舞狮队、武术队、舞蹈队、合唱队等百姓自发组织的演出,小品演出与小戏小曲交相呼应形成了独特的“广场文化”现象,演员都是百姓。滨海新区将发扬大港经验,推动功能区专题文化广场建设,每个街道和乡镇都将单独设置综合文化站。“未来我们要将广场文化深入街道。”据介绍,新区将加强新建街道的配套文化设施建设,补助新建5个涉农街镇文体活动中心,实现每个行政村(社区)建设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中心)。
  “我们今年将修缮现有的图书馆馆舍, 补充图书资源,实现图书馆人均占有藏书1册以上, 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率1次以上,人均到馆次数0.5次以上。”据相关负责人介绍, 新区还将加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依托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建立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并覆盖至乡镇(街道)、社区,让公共文化设施的“触角”延伸进百姓日常生活。
  据了解,滨海新区还将擦亮博物馆这扇区域历史文化“视窗”,建设更多的博物馆和展馆。“我们将推广大沽口炮台遗址历史博物馆建设经验,利用滨海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资源,建立海洋文化博物馆、近代工业博物馆。”该负责人说,同时,推进滨海新区展馆建设,形成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滨海新区科技馆、滨海规划展览馆、航天航空科技展览馆为龙头的展览馆体系。据悉,新区还将依托公共文化新平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使人均参加文体活动的时间每周不少于7小时。


                                        2011.03.11
                                      (新闻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