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今启动

 
 

  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学“四库全书”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今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启动。该项工程是在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的支持下,由中国民协负责将全国民间文艺工作者记录、采集的所有民间文学文字和图片资料,进行系统全面的数字化存录,字数达8.4亿,将成为我国口头文学资料最集中的民间文学数据库。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赴京参加启动仪式。冯骥才表示,“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的启动,可以说是以数字化存录的方式,搭建起了一座既能方便使用、又能永久保存的电子图书馆,为弥足珍贵、不可再生的记忆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起了一个稳妥的‘家’,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民间文学大全’,也是一座‘数字化的中国民间文化长城’。”
  据悉,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将分期分步进行。首先将中国民协现存的大量民间文学作品资料本,按照学术标准做科学分类,对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史诗、长诗、谚语、谜语(包括灯谜)、歇后语、曲艺小戏等各类民间文学作品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建立数据库,计划于2014年7月之前完成。 在实施数字化工程的同时,将继续在全国征集目前尚留存在全国各地基层文化机构和个人手中的民间文学资料,以进一步丰富和充实数据库。其次,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众多成果转换为数字化管理。

                                       2010.12.31
                                     (新闻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