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天津作家“走进红色岁月”


 
 

  中国作家协会日前组织开展了中国作家“走进红色岁月”采风活动。在中国作协副主席、天津作协主席蒋子龙的率领下,王松、龙一等天津作家参加了本次活动。一路走来,作家们感慨深刻,回津后多部“红色题材”文学作品正在创作之中,特别是王松正在着手创作的长篇小说《刀光·红》以及中篇小说集,已入选中国作协2010重点扶持项目。
  在“走进红色岁月”采风活动中, 来自全国的80余位作家组成6个采风团,分赴革命圣地韶山、井冈山、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探寻激情澎湃的红色岁月,触摸联结历史与现实的根脉。蒋子龙认为,我们作家之所以要“走进红色岁月”,是为了让红色文化更真实更鲜活地融进我们的生活。一切竞争归根到底都是文化的竞争,红色文化拥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对我们这个时代仍有深刻的意义。
  在“走进红色岁月”采风中,天津作家王松选择的路线是瑞金。这一次的红色之旅,给王松以极大震撼,回津后重新修改了创作计划,全身心投入到红色题材的创作中。“在瑞金一个叫石城的镇子上,听当地作协工作人员介绍,当年这个镇子上有近两千人参加了红军长征,到后来真正活下来的只有53个人。当我站在烈士的墓前看着烈士的名单时,内心受到了极大震撼。这是一种深重的感动。这是平时触摸不到的真实历史。采风以来,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向哪里去?当我们为国力渐强而自豪的时候,不能忘了历史。作为一名人民的作家,我感到庄重的责任感。”王松表示,这一次采风,让自己发现以往的作品视野太小了。在“红色系列”中,他找到了自己的话语方式,希望能够成为创作上新的里程碑。
  作家们一致认为,“走进红色岁月”是一个重新挖掘属于历史和时代的宝贵精神资源的重要举措,红色文化是当代中国非常珍贵和优秀的文化资源,值得作家们充分挖掘和书写。龙一说:“对历史的回顾与发现,任何方法都比不上实地考察。深入遵义,凭吊红军的旧战场,我们最重要的目的,还是感知和学习他们的胸怀和担当,并力争让我们的思想、情感与生活接近时代和历史对我们的简单要求。”

                                              2010.09.12
                                          (新闻来源:今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