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选择的基本尺度, 应以是否符合我们的主体精神、 是否符合普遍的人类共同的价值观、是否符合文化诚信等为标准。”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名文艺评论家朱大可的讲座,引起了中青年文艺评论家的共鸣。在昨天于津结束的“第五届全国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级理论研修班”结业式上,许多学员对记者称,这样的研修学习,的确让大家明辨了是非,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中国文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众所周知,当前的文艺界,无论创作还是评论, 均存在着一些十分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创作上,即许多作品模糊了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限,在价值取向与价值判断上出现了混乱,甚至突破了最起码的道德底线。而某些文艺评论,也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不仅软弱无力,不辨是非,胡吹乱捧,更有甚者,还助纣为虐,在社会上引起不良反应。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文联会同天津市文联、天津师范大学等单位,在天津举办了这届“高研班”,其目的,就是提升文艺评论工作者的水平,研讨文艺评论的热点问题,以还原文艺评论的职能和导向作用,使文艺健康发展。
在为期8天的研修中, 肖鹰、仲呈祥、彭吉象、丁荫楠、朱大可、夏康达、李准等我国多位著名文艺理论家为学员们进行专题授课,不仅有对焦点热点问题和文艺现象的分析,也有如何正确把握文艺创作走向,进而作出正确判断和正确评价的理论探讨,从哲学、美学、文化学、文艺价值观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精辟论述。一些专家认为,目前,我们的一些文艺作品,一直存在着误区,以为大众文化就是低俗文化,娱乐文化就是傻乐文化,且以牺牲道德准则为代价,低估了公众的判断力,受到公众的指责是必然的。
2010.07.01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