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持续拓展“文化杯”评奖平台,共同打造全国群众文学知名品牌
      

 

  天津市第十九届“文化杯”全国鲁藜诗歌奖评奖部分省市征稿工作会6月5号在东丽区召开。市群艺馆馆长李治邦、东丽区文广局局长张耀国、东丽区文广局副局长孟广喜出席会议。 来自北京、上海、安徽、山东、陕西、广西、辽宁、甘肃8个文学强省的群艺馆馆长、刊物主编、文学工作负责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市群艺馆副馆长刘新森主持。
  会上,市群艺馆馆长李治邦介绍了“文化杯”文学评奖活动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情况,并着重介绍了自2008年起“文化杯”文学评奖活动的改革举措:评奖逐年增大全国征稿规模,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和新闻宣传力度;增设梁斌小说奖、孙犁散文奖和鲁藜诗歌奖的冠名, 并新增东丽万元大奖和新人新作奖; 明确提出只允许业余创作者参赛;从2009年起开始通过各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建设兵团群艺馆集体选送各地优秀作品参赛等。“文化杯”评奖活动发展至今,已吸引了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热情参与,参赛作品质量逐年提高,为各地优秀业余创作者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文学交流平台。
  东丽区文广局副局长孟广喜介绍了东丽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和11年主办“文化杯”文学评奖工作的经验和成绩。“文化杯”十年落户东丽区,极大地促进了东丽区业余文学创作队伍的发展, 是天津市拥有中国作协会员最多的区县, 中国作协会员5人,市作协会员已达50余人,个人出版专著数量全市第一,《群众作家》刊物连续出刊24年。
  来自全国8个文学强省的群艺馆馆长、刊物主编、 文学工作负责人也纷纷发言。来自陕西、安徽、广西的代表都提出了群众文学发展正被不断边缘化的问题,尤其是基层文学创作活动,由于缺乏组织和辅导基本属于自娱自乐的状态,也因此限制了这些基层创作者文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甘肃省群艺馆调研部主任刘鸿则介绍了去年参与“文化杯”评奖活动的感受,甘肃由于基层文学队伍建设还比较好,去年征稿工作一布置下去就受到了基层作家的积极响应,征集到了一批有实力的参赛作品,并在评奖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她说有作者得知获奖后激动地给她打电话,没想到在偏远乡村里默默写作的自己也能跨上全国性的评奖平台并取得优异成绩;更多作者则认为,他们信服“文化杯”这个评奖平台给他们提供了公平的竞争环境。
  辽宁省群艺馆、上海市群艺馆、北京市群艺馆都是“文化杯”组织征稿单位的新成员。辽宁群艺馆书记鲁滨表示,文化事业的发展很需要像“文化杯”这样的品牌活动来推动,因为评奖最能调动基层参与者的积极性,他希望通过组织“文化杯”征稿活动促进本省文学事业进一步发展,也希望天津的“文化杯”评奖活动能继续做大做强,群众文化需要这样的优秀品牌。
  最后,东丽区文广局局长张耀国对于出席本次会议的各省群艺馆馆长、刊物主编、文学工作负责人再次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希望他们能够共同支持“文化杯”文学评奖活动,将其打造成全国知名的优秀群众文学品牌。

                                            2010.06.09
                                    (新闻来源:天津市群众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