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中英联合举办科普讲座 专家详解进化论
         

   
  更多相关图片 1 2  
 

  “从巨龟到熊猫——进化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首次由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和天津自然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中英两国专家科普讲座,于3月7日在天津自然博物馆电教厅举行。本次活动是响应2010年“国际生物多样性年”的号召,作为曾在全国五地举办的“永远的达尔文”活动在天津的延续,意在提高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的认识。
  巨龟和熊猫,似乎是两种毫不相干的动物,其实它们有着许多的共同点:都是十分古老而珍稀的物种,并在进化和保护上有着特殊的意义。英国科技撰稿人亨瑞·尼科尔斯博士通过一系列的图片资料为我们介绍了被称为“进化论”起点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巨龟和其它生物,以及岛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达尔文理论形成具有的重要意义。巨龟濒危和保护的历程使人们体会到了当地民生和旅游与物种保护的密切关系。
  而熊猫因其特殊的进化之路和在生态系统的重要地位成为中英专家共同关注的物种。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王大军博士有多年研究野生大熊猫的经历,并致力于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讲座中他从繁殖、营养、偷猎和栖息地四方面分析,指出大熊猫并没有走到进化的尽头,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是其濒危的主要因素。王大军博士还展示了运用红外线自动触发相机拍摄到的在大熊猫栖息地生活的多种野生动物照片,表明了大熊猫作为旗舰种对保护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的重要作用。他从熊猫的研究和保护之路引申,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是人类的责任,更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本次活动配合讲座播放了相关影片。 英国大使馆提供的BBC纪录片《查尔斯·达尔文和生命树》,讲述了进化论的诞生过程和其所具有的跨越时代的意义。 山水保护组织拍摄的宣传片《鸟语者》, 讲述藏学博士爱鸟、画鸟、研究鸟和保护鸟的故事,为我们展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有中国特色的社区保护之路。在展厅的序厅还设有“永远的达尔文”展览,八组展牌从不同角度为参观者解读达尔文以及进化论。
  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多所大学环保社团的九十余名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还有许多观众在网上获取信息后来自然博物馆参加活动。讲座中大家都被精彩的图片和讲解深深吸引,之后与专家的积极互动更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究的渴望。天津自然博物馆作为科普教育基地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彰显。
  主讲专家简介
  亨瑞·尼科尔斯(Henry Nicholls)
  自由撰稿人及编辑,进化生态学博士,主要涉及的领域有进化生物学、保护生物学和科学史。2003年至今为多家科技媒体撰稿, 其中包括《Nature》、《New Scientist》、《BBC Focus》杂志以及英国《卫报》《独立报》和BBC 4广播电台等。并担任英国博物馆史期刊编辑董事,英国科技历史类季刊《Endeavour》主任编辑,加拉帕戈斯群岛保护基金会荣誉大使等职。
  撰写过《孤独的乔治:传奇巨龟的一生》一书,描写了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最后一只巨龟的故事及人们对他研究和保护的反思。正在创作的新书《熊猫之路:中国国宝的独特历史》,将于今年出版。
  王大军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程师,博士。1992年开始在北京大学从事野生动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研究方向为动物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在北京大学教授行为生态学课程。兼任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熊类组熊猫专家组联合组长,2000年—2007年兼任美国Smithsonian保护研究中心科学研究与培训项目协调员。现任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项目顾问。
  进行的研究包括秦岭野生大熊猫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研究,通过对大熊猫的麻醉、无线电跟踪和行为观察,分析野生大熊猫的巢域和活动等,研究其栖息地利用和人类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等。还有秦岭龙草坪林场野生羚牛种群研究;岷山大熊猫栖息地片断化研究;运用红外线自动触发相机技术研究四川省大熊猫栖息地兽类多样性等。

                                             2010.03.09
                                      (新闻来源:天津自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