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天津艺术史学会组织艺术史学家踏春采风,著名学者陈克、高长德、黄殿祺、刘国华、吴裕成、刘恒岳、段如何、齐珏等一行19人深入古镇咸水沽、葛沽、小站进行田野考察,深入挖掘、整理天津地域文化。
津沽古镇咸水沽、葛沽、小站位于津南区,津南区古为退海之地,境内两条贝壳堤是沧海桑田变迁的历史足迹,现已被确定为国家自然保护区。天津艺术史学会会长刘恒岳介绍说:咸水沽镇因古时盐业发达而得名,为旧天津府八镇之一,控河海两运,为京畿重地,漕运枢纽,有津东第一镇之称。葛沽镇以“九桥十八庙”和“辇会”、“花会”为特色的民俗文化而著称于世。小站镇以驰名中外的小站稻、袁世凯小站练兵等闻名遐迩。津南古镇人杰地灵,近现代孕育出著名红学家周汝昌、电影艺术家田方、曲艺表演艺术家田连元、著名作家邢野等一代名流。
此次艺术史学家对葛沽“宝辇花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重点考察。“宝辇花会”是在葛沽独特地域文化孕育下形成的以娱神、娱人为内容,以民间花会为载体,含有历史、民俗、艺术、信仰、商贸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是葛沽古镇特有的文化遗存表现形式。活动始自明代,代代传承,从未间断,每年半月之久的祭祀活动蕴涵着丰富的原生态文化,对民俗、文化、艺术史研究价值重大。艺术史学家还参观了咸水沽周汝昌红楼梦学术馆、葛沽李鹤年书法展、小站练兵园等天津重要历史文化载体,为即将开展的津沽系列地方文化学术活动进行了实地考察与准备。
2010.02.20
(新闻来源:天津市历史学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