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弘扬传统文化 倡导“精神扶贫”
                 

 

  春节期间,记者来到著名画家霍春阳的画室。这里布置得红火又不失雅致,大红的吊钱、春联夺人耳目,而一盆素雅的兰花,却又为屋内增添了几分生气,既有春节的喜庆,又显示出了主人高雅的情趣。
  儿时“年味” 启蒙大书画家
  或许是受了过年气氛的影响,平常“不太食人间烟火”的著名画家霍春阳,此时此刻也聊起了以往过年的“家常”:“小时候最幸福的事就是过年。我的印象特别深,在河北老家,我们村是有名的‘文化村’,很多人都能创作春联,并且都是自己写出来。写好后贴在门两侧,这样全村都能欣赏到内容不同、书体迥异的春联,就像开了一次书法展览。”
  霍春阳在回想童年的春节时依然很兴奋。 他还记得,儿时过年时, 家乡有个习惯,家家都要把平时不舍得挂的画布置出来,他觉得那时他看了许多画。他觉得自己长大后,之所以喜爱上书画,并且一生与笔墨打交道,或许就是从那时开始受到启蒙的。“现在我回老家也加入了这个队伍,有时兴之所至也为家里的亲朋好友写春联,那一刻,我可没觉得自己是什么著名书画家,就是觉得高兴,好像又回到儿时。我有时觉得书画创作总是处在这样一种愉悦的境界,该是何等的乐事啊!”
  一批“牡丹图” 祝愿国富民强
  作为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写意花鸟大家,出自霍春阳笔下的一幅幅素朴简约的画作,常常表现出一种久违的古雅之美。一枝寒梅、几棵翠竹、一捧兰草、三两点秋菊就是其作品。
  霍春阳说, 他追求用简约的形象表达出深沉、 博大的意境。虎年来到,霍春阳又集中画了一批“牡丹图”。在这批新作中,他尝试用双钩墨笔的画法表现中国的国花,令牡丹有了更深的意境。画家表示,牡丹寓意了国富民强,他的这批画是祝愿祖国年年日新月异。
  关注传统文化 进行“精神扶贫”
  虽然霍春阳这几天依然享受春节的假期,却仍然忙碌。刚刚被聘为“北京大学国学社专家顾问”的他,目前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今年我们还要加强教育上的投入,计划去山西、山东等地进行‘精神扶贫’。我过去帮助过几个家庭特困的学生,物质上的扶贫很重要,但我觉得‘精神扶贫’也是一件很急迫的事。我今年要抽出时间去做这件事。不仅讲绘画的技巧,还要讲国画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呼吁年轻人关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画的文脉不是来自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它来自国学,来自孔子、孟子、庄子……中国画的根是传统民族文化。”“作为文化大国,不仅要在物质水平上达到小康,还要在精神上达到小康。”霍春阳郑重地说。
  在谈到新年的目标时,霍春阳说,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把最纯净、最高雅的艺术画作奉献给大家,争取从精神和艺术上给人带来一种和谐与美好的感觉。
  “愿今晚报的读者,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仍然能多多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祝大家新春快乐。”采访最后,霍春阳还通过本报记者向广大读者带去新春的祝福。

                                          2010.02.20
                                      (新闻来源:今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