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六旬民间艺人研究榫槽工艺数十年
制118只木榫虎会“演戏”
                 

 

  四千块木条能演绎一部“才子佳人剧”, 你可不要惊讶!虎年新春将至,津城民间艺人沙英奎半年多来制成118只形态各异的木榫虎,以场景故事的形式演绎了一出“虎年奇缘”戏剧。
  走进沙英奎的工作间,29块精致的展台分外显眼。靠近看时,展台上的木榫虎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或舞刀弄枪,或针织打扫。喜时笑逐颜开,怒时胡须倒竖、哀时相拥痛哭。这些木榫虎都只用木条拼插而成。
  记者看到,每个展台上的榫虎少则两只,多则七八只,还有府门、殿堂、睡床、桌椅、刀剑等道具,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场景。从开始的“救生”、“感恩”、“夜袭”到最后的“认亲”、“情缘”,“虎公子”和“虎小姐”合力识破恶人诡计,最终喜结良缘的故事跃然眼前。
  年逾六旬的沙英奎谈起家传的榫槽工艺十分兴奋。榫艺最早源于春秋时期,鲁班凭超人的智慧创造出了“鲁班锁”,这也是最早的榫槽工艺雏形。“九岁时,我迷上了鲁班锁,白天琢磨,晚上做梦也想着怎么破解。后来,在父亲的指导下,我开始埋头研究榫槽工艺, 一干就是几十年。”沙英奎说 ,“作品中,人物服饰、桌椅板凳、房屋建筑, 全由木条凹槽拼插而成,如:一只虎需要32块木条,不用任何胶水、铆钉却十分坚固。”
  谈起何时开始创作生肖系列,沙英奎说:“2008年迎奥运,我制作了‘有情人终成眷属(鼠)’系列,分十二段故事,讲述了一对可爱老鼠的悲欢离合。从那时起, 我着手制作12生肖系列榫艺,演绎精彩故事。通过榫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祝愿市民们吉祥幸福,是我最大的快乐。”

                                          2010.02.08
                                     (新闻来源:渤海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