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创作队伍梯次结构日趋完善
文学津军硕果累累
                 

 

  在市委和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天津市作家协会围绕着“出作品,出人才”的工作目标,提出并实施了文学队伍“宝塔工程”。从2002年开始建立以中青年作家为主的合同制签约作家的体制,每两年一届,目前四届已累计签约69人次。2008年作为合同制作家制度的完善和补充,又增加了没有年龄限制的文学项目签约作家制度,使本市文学创作队伍老中青梯次结构日趋完善,新一代领军人物和骨干队伍基本形成。
  第四届合同制作家和首届项目签约作家2009年的文学创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初步统计,已出版长篇小说10部,在全国各类报刊共发表长篇小说5 部、中篇小说43部、短篇小说36篇、散文随笔230 余篇、诗歌70余首、文学评论40余篇、长篇报告文学2 部、中短篇报告文学2 部、长篇小说广播版2 部、个人专栏文章70余篇,不仅作品数量大,同时作品质量普遍提升,大部分发表在国内名刊大刊, 进入“选刊”“选本”的作品日渐增多。另外, 签约作家去年还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小说月报》第十三届“百花奖”、2008年首届华文诗歌双年奖、2008中国星星年度诗人奖、中国作协《诗刊》社“改革开放颂”诗歌奖、 中国电视五十周年优秀编剧奖等重大奖项。 赵玫、肖克凡、刘敏、惟诚四位合同制作家的作品,与蒋子龙、航鹰、孙力、 余小惠等著名作家的作品一道入选为纪念“国家图书馆” 建馆100周年 “阅读中国——建国以来长篇小说500部( 数字)”选本。另外,根据天津市作协文学院签约作家龙一小说《潜伏》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自播映以来,社会反响极大,广受好评, 先后获得了中国电视剧的最高奖项、 第27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和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制片委员会2009年度“最具影响力”奖。

                                         2010.02.03
                                (新闻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网——天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