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传承城市文脉 提升文化软实力
天津市艺术史学第三届学术年会召开
                 

 

  新年伊始,天津市艺术史学第三届学术年会1月9-10日如期举行。 老中青三代学者罗澍伟、方兆麟、高长德、陈克、王永良、王全聚、黄殿祺、吴裕成、万镜明、尚洁、刘恒岳、王振良等40余人共聚年会探究艺术史学。
  天津市历史学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于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2006年6月10日。 几年来先后开展了“西方舞蹈传入中国时间与途径”、“海外天津籍艺术家口述史”、“中国合唱史资料整理研究”以及“天津籍艺术人物专题研究”等重要科研项目。会员孙蕾、齐珏、齐会英等在刊物发表论文32篇,会员贾立青、杨秀玲等编撰出版有关天津艺术史专著8部,会员白欢龙、高惠军、王颖等省部级科研立项4项。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中国合唱协会先后依托天津良好的艺术史研究基础和人脉资源,将“全国艺术史史料研究中心”、“中国合唱史研究中心”落户天津,表明天津艺术史学会多年倡导的学术观点与经验受到史学界、艺术界的重视。学会成功地推动了天津艺术史研究进程,天津艺术史研究已经迈开步伐,领跑于业界同类团体。
  艺术史学会会长刘恒岳表示,“我们对学会的发展有着系统而严谨的规划,艺术史学会不仅要为艺术史研究人员搭建科研平台,更重要的是组织、凝聚更多优秀人才,整体推动天津艺术史研究,引起全社会对天津文化艺术史的关注。一个城市的艺术史研究不仅是城市文脉的传承,更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连续三年定时召开的年会不仅仅是一次聚会,更是天津艺术史研究者对自身研究成果的一次检验。与会学者表示,每年参加学术年会已经成为新一年学术研究开始的标志,激发自己对天津艺术史研究的热情,成为学术研究的一股动力。年会上,本市艺术史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天津艺术史研究进行了交流。其中吉鹏辉的《〈大公报〉中的戏剧资料概况》,刘小兵的《天津纪录片创作现状研究》,孙蕾的《天津地域特色对影视选题的影响》,王振良的《夏利亚宾的天津之行》,高惠军的《“法鼓”传承对策探微》,高长德的《张蹇与“南欧北梅”的合作》以及齐珏的《近代天津画会之绿蕖画会》等选题备受与会专家学者关注。

                                       2010.01.10
                              (新闻来源:天津市历史学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