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闲时间,村民们或是来到农家书屋查阅农业、科教领域书籍,为发展农业生产求经问宝;或是来到农家书屋阅读文化娱乐方面的书籍、观看影片,进行文化休闲。如今,到农家书屋“充电”、休闲,已成为广大农民的新时尚,成为津沽农村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我市农家书屋工程继2008年建成300个试验示范点后,于2009年全面铺开,计划到年底前新建1000家。截至12月15日,1000家崭新的书屋顺利建成,标志着我市农家书屋这项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在今年的建设任务圆满完成。按照规划,“一村一屋”的农家书屋建设任务将在2011年全面完成。
品种丰富、 内容实用、质量优良的图书、音像制品和报刊, 送到了农民群众的家门口,切实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难题,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农家书屋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新亮点。
精心组织 齐抓共管
农家书屋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五大重点公共文化服务工程之一,是保障农民文化权益的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具体措施。
我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列为2009年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和20项民心工程。为加强领导,我市成立了由市领导任组长、十个相关委办局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市领导同志多次为农家书屋做重要批示,并召集会议、亲临农家书屋对工程建设进行督导和推动。各区县党委、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将这项工作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精心谋划,认真落实。
今年的农家书屋建设,由政府出资为每一个农家书屋配备了价值三万余元的出版物,涵盖了农民热切需要的政经、科技、生活、文化、少儿及综合等类别的内容,其中图书750余种,1500册;电子音像制品100张(盘);报刊30种。
建好基础配好书
硬件设施是农家书屋建设的基础,硬件基础的水平,关系到书屋建设的质量。
各区县积极整合资源,确保投入,为农家书屋配置了房屋、书柜、报刊架和桌椅等优质的硬件设施,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静海县筹集专项资金,为全县每一个书屋统一配备了书柜。各个区县的行政村,也都把村委会里宽敞明亮的房子调配给了农家书屋,使农民有了舒适的阅读环境。
在图书选配上,我市以贴近农村、贴近农业、贴近农民为原则,精心为农民挑选看得懂、留得住、用得上的优质图书。在出版物的选择上, 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的意见,同时参照新闻出版总署推荐的书目、 全国出版社近期出版的新书和音像制品目录,将初选的书目交给各区县农民进行筛选。本市的多家出版社还积极寻找作者,开拓选题,专门为农民出书。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与天津市农委、市科委和天津农科院的专家一起,开展专门调研,针对天津农村的实际,开发了近200种农业技术类图书选题。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也根据自己的优势, 开发出农家书屋版的经典连环画。为了便于日后村际间的图书交流,今年提供给农家书屋的三套书目中,还配置了30%以上的差异化品种。
为了确保图书的质量, 维护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天津市新华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和天津市邮政公司对今年配送的160余万册出版物进行了逐本的质检,并加盖“农家书屋藏书”专用章,保证不让一本不合格的出版物进入农家书屋。
加强管理用好书
农家书屋建起来了,更重要的是建立起管理长效机制,使书屋不仅建得起,还能长久留得住,真正成为农民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启迪智慧、丰富文化生活的文化阵地。
农家书屋是农民自管、自用的公益性文化设施,书屋的管理人员大多来自于本村热心公益文化事业的村干部和村民。为了扎实做好农家书屋的维护与管理,各区县新闻出版部门都组织了由区县图书馆的专业人员提供的管理人员培训,大大地提高了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管理能力。
各区县普遍建立了 《农家书室借阅制度》、《农家书屋管理员岗位责任制度》等管理制度, 并积极探索建立管理长效机制。例如宝坻区创新管理方法: 按照出版总署对图书的“六大类”分类,选择了6种颜色的彩纸,一种颜色对应一个类别,将彩纸贴在书脊下方,然后对每一类别的图书进行编号。这样,陈列时既方便归类又美观醒目,查找图书也非常便捷。
宁河县芦台镇薄后村因地制宜, 把书屋建在了田间大棚的旁边, 让农民可以很方便地在劳动间隙进入书屋边休息、边看书,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宝坻、武清、北辰区把农家书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纳入区里对乡镇街的整体考核体系中,平时检查督促, 年终全面考核,确保书屋常年正常运行; 宝坻、武清还采取区图书馆、乡镇街、农家书屋三方签订资产管理协议的办法,保证图书、报刊不流失、少破损;东丽区、武清区、宁河县有的书屋由老教师、大学生村官担任书屋管理员,不仅提升了书屋管理的水平,还拓展了农家书屋的服务范围。
引导农民爱读书
引导农民养成 “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切实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农家书屋的建设正是搭建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平台。
今年9月份,新闻出版总署在农家书屋读者中开展了读书征文活动,我市的6篇征文分别获得了二、三等奖,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读书热情。
在此基础上,市农家书屋办公室将与市文明办、市农委等单位协作,以农家书室为阵地和平台,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不断丰富服务手段,拓宽服务范围,通过形式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努力引导农民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在全社会倡导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帮助农民提高文化素质,让农家书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宝坻区大白庄镇朱家窝村的村民刘荣霞说:“现在,村民每次经过村里农家书屋都会进去坐一坐,交流书中看到的内容。村里文化氛围浓了,村民知识丰富了。农家书屋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
2009.12.26
(新闻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网——天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