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戏楼下听“撂地”相声
                 

 

  前天是国庆长假第一天,位于古文化街海河岸一端的戏楼那边传来阵阵吟诵声——“一字写出来一道横梁,二字写出来是上短下横长,三字写出来横看好像个川字模样……十字添笔念个‘千’字儿,赵匡胤千里送京娘……”“这唱的不是相声里的《太平歌词》吗?说相声了吧?走,听听去!”老相声迷相约而至。
  “这是唱的哪出?又添新鲜好玩的了?”一拨又一拨的人,男女老少,纷纷聚拢到戏楼下空场。只见一位六十岁上下的老者边念念有词地唱着,边把手里的白沙均匀地撒到打扫干净的地面上,不一会儿,一个大大的圆圈画好了,游客也来了一大群。一个简单的道具——桌子也摆在了圈里。
  这位念念有词的老者叫宫兰欣,他的搭档是78岁的张奎清。宫兰欣对众人讲解道:按相声行话讲,这叫“画锅”、“圆粘儿”。早先相声尚未登堂入室时,前辈艺人们只能“撂地”演出,每到一块地儿后,必须先干这几件事,“画锅”好比有了个小舞台,有了演出场地,“圆”就是“聚集”,“粘儿”(也叫粘子)就是“观众”,等有了观众后再进行表演。
  先是一串响亮的竹板声,传统快板《打店》让围拢来的游人听得打心眼里亮堂;接下来是四板联唱,御子板、竹板、牛胯骨、撒拉机,各有各的妙处各有各的绝活,直唱得满场生风,观众满面笑容。再接下来展示的是绕口令、柳活儿(唱功)等相声演员必备的说学逗唱功夫。
  这些演员来自名流茶馆艺术团。这是一个刚成立不久的演出团体,为了给观众再现当年前辈艺人的演出和生活状况,也为了考验自己的真功夫,在名流茶馆鼓楼新店开张第一天,筹办了这场颇具草根情结的演出。
  戏楼下面的门洞成了演员们换装、休息的“后台”。在“后台”,记者见到演员们个个着装整齐干净,精神气十足,不管是年近八旬的老者,还是二十出头的后生,都全神贯注于这场演出。张连生既是演员,还是舞台监督,演员上场次序、演出内容,其实早已安排好了,可他还是认真地把关。看到前面演出甚是火爆,有年轻演员就问能否加入“跳大神”内容,让观众开怀大笑?张连生坚决回答:“不行,那是封建迷信,咱用的是老演出形式,可不能把糟粕也带出来。”年轻演员立即心悦诚服地说:“好嘞,您瞧好吧!”
  听,《戏迷游街》、《口吐莲花》、《夸住宅》,一“块块”足斤足两的“活”使出来,乐坏了观众,前面坐着的、蹲着的,后面站着的,还有听见热闹后赶来的,一个个脸上乐开了花,一位送客人前来的出租汽车司机听了两段后,心满意足地说:少拉几位客人,听听原生态相声,值啊!

                                      2009.10.03
                                     (新闻来源:今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