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天津大港区世纪大舞台提升文化品位 打造城市品牌
                 

 

  连日来,天津大港区世纪广场歌声嘹亮,40支合唱队伍竞相亮相,“红色经典歌曲”和新创作歌曲汇集成祝福祖国、赞美家乡的海洋。2500名合唱队员与广大观众一起,在世纪广场用嘹亮的歌声和昂扬的精神状态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大港建区30周年献礼。记忆仿佛一下子被拉到了13年前的那个夏天。在原文化局广场上的文艺演出显得那么“稚嫩”,但参与的群众热情格外高涨,及至今天举办这么辉煌磅礴的大型演出,是什么魅力让群众13年仍然乐此不疲,是什么魔力让群文工作者13年坚守阵地,13年的广场文化又打造出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文化品牌呢?
  百姓的舞台 群众的乐园
  13年前,群众文化活动相对匮乏,为引导市民开展健康的文化活动,大港区就着眼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组织文艺爱好者开展单一型、小规模文艺表演。从演出规模、节目质量、演出效果上虽不能与现在同日而语,但群众的参与热情却异常高涨。看着挤在小文化广场观看演出的人群,听着群众热烈的掌声,组织者多么希望有一座更大舞台啊。当城市广场精彩现身的时候,广大文化工作者似乎找到了城市灵魂——文化的载体和依托。到现在,广场文化活动发展成为大港区综合性、整体性、经常性的文化现象,广场给文化提供了舞台和空间,文化给城市广场提升了人气和品位。
  家住大港区三春里的贾大爷,晚饭后遛弯时不自觉地就来到广场,看着四面八方向广场汇聚的人群,欣赏着舞台上的节目,老人的幸福洋溢在脸上。“我78岁了,看着大港从荒芜到繁荣,看着大港人们的精神生活从关在屋里看电视,到走出家门免费看节目,能不高兴吗。”
  社区工作者王姐是广场文化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她说:“刚开始参加广场文化活动时,一上台两腿发颤,唱出的歌儿也有颤音,现在再上台从容多了,还希望为观众多唱几首呢。”说完,爽朗的笑声显得那么自信。
  13年来,大港世纪大舞台共举办各类演出660场, 由初期的每年消夏演出30场、 40场, 到今年的100场, 惠及群众近200万人次。广场文化活动由过去指令性任务转变为参与单位主动配合、自我策划、积极要求参与。
  每年的世纪大舞台广场文化活动除“七一”、“八一”等节令性的大型演出,还有幼儿园专场、“夕阳红”专场,家庭专场、职工专场、歌手大赛专场,社区专场、军营专场、企业专场、农民专场、民政专场、残疾人专场……文化演出让亲临广场的人们切身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世纪大舞台广泛的参与性、强大的兼容性、形式的灵活性,真正成为百姓的舞台,群众的乐园。
  提升文化品位 打造城市品牌
  到大港的外地人,如果晚上不到世纪广场感受一下火热的广场文化,将是很大的缺憾。广场文化活动为城市增添了动感和色彩,也成为城市的一块金字招牌。
  近年来,大港区委、 区政府把广场文化作为展示城市文化艺术形象、 提高市民文化素质、陶冶人们思想情操的重要载体,大力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用先进的文化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提升了城市品位,而且不断为广场文化注入现代元素,从而更好地推介大港,展示大港,促进社会和谐。
  世纪大舞台广场文化活动成为政府联系市民的桥梁纽带, 增添了人文的温情和关爱。 政府通过生动活泼的广场文艺形式,向广大市民传达决策精神,取得群众的支持;群众通过广场文化活动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广场文化的全民参与,潜移默化的教育, 达到了影响市民、 凝聚人心的目的,起到共同激励、共谋发展、实现跨越的效果,进而提升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为构建和谐大港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港区利用广场文化发展城市文化,探索出一条受群众欢迎的文化服务模式。为做亮城市品牌,让世纪大舞台广场文化成为现代化城市文明的标志和形象,促进城市的开放和发展力度,大港区不但把广场文化活动当作民心工程来建设,而且不断引进各类格调高雅的活动在这里举行。如滨海艺术节,大型展演和纪念性集会,天津市民乐大赛、“中塘杯”天津市中老年演唱比赛也纷纷亮相大港世纪大舞台,让这里成为天津市乃至全国群众文化的展示基地。
  炼就群文队伍 服务文化事业
  13年的世纪大舞台广场文化活动,大港区的每位群文工作者都为这块文化沃土洒下辛勤的汗水,付出大量的心血。“宁愿受得万般苦,要让群众文化开新花”成为大港群文工作者的坚定信念。13年他们不离不弃,坚守阵地。“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人人都参与、无处不欢乐”,让文化惠民,让群众时刻感受扑面而来的和谐文化的春风。
  为了办好每一场演出,从策划、形成方案,到任务下达,深入基层进行艺术指导,以及大量的协调工作等等,无不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辛劳。尤其在正式演出的几个月时间里,每天下午他们都要在世纪广场上搭台、布景,安装灯光、音响等。高强度的体力劳动, 让这些“文化人”变得像民工一般, 他们却无怨无悔;夏季地表高温常使他们汗流浃背,他们毫无怨言;晚上蚊虫叮咬,他们依然谈笑风生。只要演出效果好,台下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奖赏和最好的安慰。
  随着广场文化活动的日益普及、活动内容的丰富、参与单位和人数的增加,给群文队伍提出更严峻的考验。但他们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服务。通过广场文化活动锻炼提高了全区群众文化队伍素质和能力,为全区文化事业的开拓发展提供坚强的支撑。
  如果说广场是一个城市的眼睛,那么文化活动就是这只眼睛的神采。我们通过广场文化活动的特殊眼睛,找到了大港这个城区的灵魂,看到了大港的万种风情。

                                      2009.09.26
                                     (新闻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