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山,路难行……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每个周一、周五的上午,南开区王顶堤街夕阳红合唱团的70余名团员就集中在社区文化站,唱起《四渡赤水出奇兵》等久唱不衰的老歌。市群众艺术馆退休干部、夕阳红合唱团艺术顾问、今年77岁的吴莎菲说:“随着津城百姓收入的不断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加,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群众已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文化、单纯地欣赏文化,而是要求主动参与各种文化形式的实践活动。王顶堤街夕阳红合唱团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团员大多是各社区退休的文艺爱好者。合唱团成立20多年来,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群众文艺团体,足迹遍及南开区许多社区,将歌声与欢乐带给了社区居民。”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解放前,人民群众终日为温饱问题奔波,根本无暇顾及文化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南开区的文化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转变。但由于各种原因,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全区社区文化活动种类趋于单一,群众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热情也不高。
改革开放以来,南开区更加注重文艺人才和文化艺术团队的建设,积极探索新时期文艺人才与文化队伍建设的方法和途径,逐步形成了区、街道、社区业余文艺团队的三级文化队伍的管理机制,涌现出了长虹合唱团、王顶堤夕阳红合唱团、嘉陵道泊江东里合唱团、万兴街月季花艺术团、长虹街广灵里合唱团等一批活跃在社区的文化艺术团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南开区共有合唱团76个、舞蹈类团队159个, 美术摄影类团队62个,戏曲类团队33个,器乐类团队17个,各文艺团队队员总数超过7000人。这些文艺团队,在繁荣南开区社区文化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南开区把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当作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每年开展区级以上大型文化活动15次以上,街道社区活动100多次。形成了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化、制度化,具有普及面广、 群众参与意识强等特点。已连续举办了19届的 “飞雪迎春”系列文化活动;已连续举办了20届的 “南开之夏” 系列文化活动; 已举办了2届的“和谐南开”艺术节以及“激情南开大家唱”、“新秧歌大拜年”、“爱我宝岛台湾”、“南开全民读书节”等社区文化活动都已成为南开区的品牌,在弘扬时代精神,让群众充分感受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南开成果的基础上,展现了社区多彩的群众文化和南开区丰富的文化底蕴。
如今,在南开区委、区政府重视关心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中,南开区社区文化建设方兴未艾。社区文化活动把社区群众吸引在一起,创造了和谐、友善、互助的人际关系, 成为增进社区居民之间、各类组织之间相互联系、加深了解、沟通关系的精神纽带。社区文化以其最活跃、最生动、最具吸引力、最易于为人们接受的生活方式满足了广大社区群众的精神需求。
文化如光、文化如水,照耀着人们追求幸福、崇尚文明的窗口,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2009.08.13
(新闻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网——天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