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冯骥才为刘家园祥音法鼓捐款

                                 
 

  6月14日,由全国政协委员、 国务院参事、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率领的中、日、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学者团到北辰考察非遗普查工作,冯骥才当场为刘家园村祥音法鼓会捐款5万元。副区长陈文慧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
  北辰区刘家园村“祥音法鼓老会”建于清道光年间,属打击乐结合舞蹈动作的民间花会,原为庙中“娘娘出巡”时的随驾礼仪, 后以花会形式在民间喜庆日子或在重大活动日参加庆贺演出, 是一种集民间音乐、舞蹈、武术、美术、雕塑与民风、 民俗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广场艺术。2007年列为本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祥音法鼓会出会时,前面是“前彩”和乐队两部分组成的仪仗队,“前彩”是娘娘出巡时警示人们回避和随身携带的起居用品的编队,包括两面大门旗,高照、软对、硬对、灯牌等,后面是鼓、钹、铙、镲、九莲灯等;40人持手旗维持程序,还有30个少年扛着凳子,供表演者击打长曲时使用。鼓、钹、铙、铛铛、小镲合奏出丰富韵律,静时如平湖秋月,动时似龙飞凤舞, 高潮时如万马奔腾,上擂时有雷霆万钧之势。现在所用法鼓仍保存了最初使用的道具,5套演奏歌谱保持了原有风味,在全市也极为罕见。演出时,全村老少齐出动,上至八九十岁老人、下至几岁娃娃,全都上场表演,成为全村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势尤为壮观。
  老干部李大爷激动地对记者说,“我们年轻时大都经历过大唱革命歌曲的火热年代,红歌曾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承载着太多的美好回忆。 现在,我们重唱这些革命经典歌曲, 让我们一起追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走过的艰难历程,给人鼓舞,催人奋进,时刻提醒我们要珍惜幸福生活。”文明义工曹大姐感慨地说,“唱响红歌,感受红色情怀,感受时代变迁,更加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热情,我们越唱越爱唱。”红歌会会长夏老师表达了长期以来传唱红歌的深切感受,“红色歌曲有一种力量,给人一种人生的激励;红色歌曲是一种传承,给予我们奋斗的精神。我们红歌会要以积极的行动和满腔的热情,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坚持不懈地把爱国歌曲广泛传唱。”
  东丽区“爱党爱国爱家乡”百场群众性红歌大家唱活动是开展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是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 活动的重要载体。东丽红歌会是全市成立的第一个群众性公益组织,其宗旨是唱响红歌,引领风尚。自6月份开始,东丽区将发挥红歌会接触群众广、号召力强等优势,采取多种形式举办百场“爱党爱国爱家乡”群众性红歌大家唱活动,每周教唱一支红歌,每周开展一次集中展示活动,在全区形成“人人唱红歌,人人受教育,人人展风采”的浓厚氛围。

                                     2009.06.18
                             (新闻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网——天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