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老夫妇退休后闲来无事,于是每天清晨带上一把京胡到公园拉唱,夫拉妇唱,戏韵悠扬,引来众多戏迷观赏。这两位老人就是住在友谊路街友谊东里年逾七旬的乔宗仁、刘秀珍。久而久之,一些人也加入进来唱上两口,知音相聚,情趣相投,人越聚越多,于是热心的老两口把大家组织在一起,并把自己的家作为活动阵地,在大家的推举下,乔大爷担任了会长,河西区友谊路街家庭戏曲协会诞生了。
协会成立了,夏天,大家就在公园里活动,每到冬季就在乔大爷家里活动。一个不算大的居室来了这么多人,又拉又唱,出来进去人来人往,老两口还要为大家准备饮水,活动结束后还要打扫和清理室内卫生,费水费电不说,有事通知还要搭上电话费,而老两口却总是乐呵呵地说:“跟这些戏迷们在一起,不仅找到了知音,还从共同的爱好中寻到了晚年生活的快乐,也算是为弘扬国粹尽了一点心力吧。”
如今,协会从1995年的十几个人已发展到现在的百余人, 他们把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作为活动的宗旨, 坚持深入社区、机关、学校、部队、幼儿园、养老院义务演出,并应邀参加各类庆典演出。每到夏季社区举办消夏晚会时,他们更是频繁亮相,把精彩节目献给各个社区的居民们。随着社会影响的不断扩大,兄弟区的一些单位也邀请他们去演出。因为演出的需要,他们又增加了曲艺表演的形式,并请来曲艺名家张伯扬、阚泽良等来团指导。乔大爷和几名会员还自掏腰包,添置了一些乐器,并到专业院团学习一些曲艺表演。如今,天津时调、单弦、快板、相声、京东大鼓等曲艺表演项目已充实到协会之中,协会也分为京剧、曲艺两个团。京剧、曲艺两种艺术相得益彰,表演创作融为一体,创作节目不断涌现。
配合各项中心宣传任务, 他们创作表演了单弦《我爱新天津》、天津快板《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京东大鼓《赞劳模孙丽华》和三句半《创建和谐天津城》等节目,深入社区的演出受到了广大居民的欢迎。还有他们表演的拿手戏《失空斩》、《四郎探母》、《铡美案》、《玉堂春》、《红鬃烈马》等传统京剧清唱、彩唱,也受到戏迷的好评。协会京剧团获得天津市第四届“交通杯”京剧票友大赛三等奖,曲艺团获得市曲艺票友大赛三等奖。2005年,获得河西区首届社区居民文化擂台赛创作奖。他们先后五次走进天津广播电台生活台票友俱乐部栏目,直播京剧清唱、曲艺鼓曲节目,还参加了天津电视台电视剧《一个姑爷半个儿》的拍摄活动。
弘扬京剧、曲艺艺术,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他们不仅展示了当今老年人的精神风貌,也以夕阳的绚丽为社区文化增添了动人色彩。悠悠戏韵曲韵结合,痴心票友相聚相融,他们共同演绎了一曲奉献之歌。
2009.04.02
(新闻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网——天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