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竹马是我国唐宋时期兴盛的民间游艺,在皇会行会中演变发展为一种集扎彩艺术和戏曲表演于一体的歌舞形式。道具即是一匹扎彩精美的竹马,马的颈部系有铜铃,马肚间上下穿通,演员将其套在腰胯间系紧,双腿按马步或跑或跳或慢步行走,犹如骑在真马上一样,并根据故事内容及角色要求,用昆腔进行不同的表演。
传说天津葛沽曾有道表演“清平竹马”的老会,是竹马艺术中的精华,其源于江西九江地区,说是为纪念清朝顺治末年的金、 陈两位将士收复台湾所做出的功绩和他们失去的亲人而进行的歌舞表演, 以“清平竹马”再现历史,祭奠忠臣,教育人们。而当时陈的后代中有娶天津女子为妻者,其妻家是天津养海船的商贾,便把这种表演艺术带到天津传播开来。昔日皇会中的永长金钱竹马圣会,演员均旗装打扮。除骑竹马外,还有骑竹骆驼的,边行边舞边唱曲牌为《石榴花》的昆曲。
2008.09.08
(新闻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