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非遗”火爆唤醒大众文化记忆
                                                    
 

  
  从“难得一见”成为新春“主角”
  在小吃、 购物等商业元素的挤压之下,传统庙会的文化气息曾渐行渐远。近两年, 特别是今年春节期间,以“非遗”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强劲的势头卷土重来。
  在北京,人流熙攘的庙会争相打出“非遗”牌;在兰州,上百个“非遗”项目集体亮相街头;在洛阳,一大批河洛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扮靓了中国国花园。很多老人感慨,几十年前的喜庆节日又回来了。
  皮影戏、叫卖的吆喝声、太平鼓、津门贡掸、泥人张,这些我们或熟悉或陌生的民间文化,在春节7天长假中大放异彩,观者如潮。
  据统计,庙会是北京春节期间游人最集中的地方,全市14个庙会共接待游客390万人次。随处可见的“非遗”使许多人感慨:今年庙会好玩、好看的东西多了。
  北京龙潭庙会今年专门开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百工坊的民间工艺大师一字排开搭台献艺,与游人一起捏泥人、扎风筝,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人。不少穿着时尚的年轻人手持面人、风车,在摊位间串来串去。“以前逛庙会就是尝小吃, 今年突然冒出好多新鲜玩意儿,很有意思。”20多岁的公司白领王景天说。 而年过半百的李京,面对那些难得一见的民间艺人十分惊喜,“浓浓的年味儿,让人仿佛回到了儿时。”
  不仅仅是北京,今年春节期间,“非遗”成为全国各地节日活动的“主角”。青海藏族舞蹈、山东鼓子秧歌、延边长鼓、象帽舞、河北舞狮等表演,使观众如痴如醉、击节叫好;河南省政府挑选戏曲表演、泥塑艺术、木版年画等300余件“非遗”展品,组团参加了澳门“内地春节习俗展”……
  “非遗”不仅唤醒了中国大众的文化记忆,也成为很多外国游客欣赏东方文明的橱窗。在美国游客杰克眼里,龙潭庙会展示的一切都与北京街头的高楼大厦截然不同。 “我看到一座中国民间文化的博物馆, 这才是中国的灵魂,才是中国文化的名片。”
  保护离不开社会认同与公民责任
  与长城、故宫这些气势非凡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遗”的无形、民间属性使其一度被人冷落甚至遗忘。很多专家和民间人士大声疾呼:“非遗”保护既是政府分内之事,更是全体公民的责任。
  专家认为,作为传统民俗的重要载体,春节具有独特的号召力和很强的仪式感,为“非遗”的展示和保护提供了机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很多是传统民俗,相对于体态庞大、不易移动的有形文化遗产,它们更贴近百姓生活,更容易融入节日气氛中。”中国传媒大学公共舆论研究所副所长贾品荣说,“绝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众生活一脉相承,牵动着普通人的情思。‘非遗’在春节期间引起广泛共鸣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民族文化。”
  事实上,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偏重对有形文物的保护, 对民间无形的文化传承不够重视,这种不平衡格局在近几年开始被打破。 文化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2年至今, 中央财政累计投入“非遗”保护工作经费达到2.36亿元。2006年,我国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民间文学、曲艺、民俗等十大类共500多项。目前,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建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民间来,到民间去,“非遗”保护离不开社会认同与公民责任。据了解,文化部、教育部等部门计划将“非遗”保护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将民歌、民乐纳入中小学音乐课,将剪纸、 年画纳入美术课,将传统技艺纳入手工课,组织“非遗”走进大学,使青少年能够近距离感受和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从今年开始,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与春节一起,被列入法定假日。这个变化意味着,社会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呼唤,已提升到国家高度。
  警惕商业化的“开发性破坏”
  “非遗”热是学者和社会舆论多年呼吁的结果,但现在不少专家提出,对“非遗”的保护应格外慎重。他们最担心的是,遗产的历史原貌得不到尊重,在“保护”的名义下遭受新的破坏。
  自2004年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 我国对“非遗”的保护越来越热,目前, 各地政府、企业都在积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指出,最好的保护就是保持原汁原味,应警惕商业化引起的“开发性破坏”。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刘铁梁认为,我国传统民俗是在长期的民间生活中形成的,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内在生命力和独立性。“除通过各种表演、宣传造势外,保护工作更应注重‘非遗’本身的传承环境和内在纽带不被割裂。”
  中国政法大学世界遗产法教授刘红婴撰文指出,“非遗”及其扎根、生长、发展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其作为遗产的整体价值所在。
  在旅游景区,不少已列入各级“非遗”名录的手工艺品实际上出自工业生产线,沦为廉价、粗糙的商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忧虑地表示,现在,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十分盲目,流水线式的工业操作模式严重破坏了这些宝贵遗产的独特品质。
  针对“非遗”先经济化后保护、自救的观点,田青认为,这无异于“自杀”,是在毁掉“非遗”的未来。
  “‘非遗’是中华民族的DNA,一些传统工艺经工业化生产后,已完全改变了其原有属性。如何保护好‘非遗’的原始种子,是一个极其严肃的课题。”田青说。

                                    2008.02.19
                                  (新闻来源:今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