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切实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一天劳累,看看电视,倒头便睡。这是一部分农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在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中, 文化建设无疑成了制约软硬件发展的软肋。
  由于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不足,农民自己又无经济实力购买文化商品,因此农村文化生活日复一日地贫乏、枯燥和孤单 ,同时给农村消极文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留下了巨大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各种低俗和无聊的文化乘虚而入,侵蚀农村保留的传统优秀文化,一些传统的带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气息的文化活动项目正处于濒临灭绝地步。在传统将失,现代价值文化却无法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农民没有正常娱乐活动了,必然被其它外界力量所吸引,扭曲的文化价值观日渐盛行。
  针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我们应从四个方面来着力加强新农村文化的建设。
  第一要重视突破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制度瓶颈。首先要强化文化职能部门的独立建设 。过去县乡两级文化部门很大程度上是“养人”式的文化运行体制,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能力和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到为农民提供文化服务中,特别是乡镇七所八站由于机构的精简,文化站早已是名存实亡,致使乡村文化体系“空壳化”运转;其次是转换乡村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从政府行为上看,由于在文化建设方面不仅难以像经济建设和招商引资一样看到高楼大厦的崛起、工厂林立的壮观,也不可能带来立竿见影的财政收入和显著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因此沿行的文化体制一向缺乏积极性。特别是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政府考虑的还是房屋规划、公路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如何活跃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则很少投入。这样就形成了今天这种怪现象: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 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却长期依赖政府。“政府出钱办 、群众围着看”送去的“文化大餐”却往往很不合农民胃口,农民并不领情,以致“来了就热闹,人走就茶凉”,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文化温饱”。因此,唯一的对策只有政府充分认识到农村广泛活跃的文化中介组织的重要性,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当地的基础和条件出发 ,将政府力量作用于社会力量 ,将时代资源嫁接于传统资源 ,才能使政府力量起到“ 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才能唤醒农民的参与热情,从而形成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力。
  第二要重视选拔高素质的乡村文化建设干部队伍。在文化建设体制进一步理顺的情况下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农村的高人、能人、强人和文化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者,更应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分子,他们应该集领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活动“专家”于一身。有这样的身份和本领,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就能够纵横捭阖、得心应手。这给选拔乡村两级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乡村干部培训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通过传授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知识和文化技能 ,让他们去编织农村文化绿洲 ,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始肯定是艰难的,但只要一点一滴地去做,坚持数年甚至数十年,一个朝气蓬勃的农村新文化、新风气必将形成。
  第三要重视村民全面素质的提高,发挥农民的主体创造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遵循农民主体的原则,鼓励农民主动参与,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要坚持依靠农民、发动农民、相信农民,农民的事情农民自己做主,农民的事业,由农民来办。如果在文化的创造上,农民成为了旁观的局外人、简单的劳动者,这种身份不仅造成农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冷漠,而且使我们传统的民族文化的发展没有了源头活水。因此,能否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精神,让他们能积极参与、积极融入到新农村文化和经济建设中来,是决定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速度和成败的关键要素。
  第四要重视传统乡土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当前文化产品的提供者、制造者和传播者把眼光主要放在反映都市生活上,却不熟悉农村、不了解农民,以为想当然的情况就是农村的情况,以为自己的喜好就是农民的喜好,坐在空调房里闭门造车而非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脱离了沿袭和传承的乡土文化,新农村文化建设只能是纸上谈兵、缘木求鱼。事实上,在广大农村遍布着巨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民族文化就“活”在广大农民日常生活中。如红白喜事、修谱祭祖、庙会仪式、逢圩赶集等,具体到吹唢呐、扭秧歌、舞狮子、赛龙舟、放孔明灯、听采茶戏等项目,实质上就是农民在自娱自乐。在这些活动开展时,农民的情感得到大释放、精神得到大愉悦、眼界得到大开阔,也是他们信得过、学得来、接受快的一种途径。只有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文化遗产价值,只有重建文明的健康的有凝结力的风俗,才能保持乡土社会的淳朴和憨厚,才能与构建“和谐、稳定、富裕”的新农村宗旨相统一。

                                      2008.01.05
                                (新闻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