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奉献精神食粮的可爱老人
                         
 

  在天津市宁河县丰台镇南埋珠村,有一位退休的可爱老人 ,自己投资3万多元办起了家庭图书馆,免费为村民借阅图书,把书香播撒进千家万户。深受群众欢迎。2005年家庭图书馆荣获中宣部、文化部颁发的全国先进家庭图书馆称号。
  这位老人叫韩绍忠,今年65岁,五年前从教师岗位退休后,总想尽微薄之力为家乡做点贡献,当他看到村里文化生活贫乏,农民对农业科技知识的迫切需求,就利用学校旧教室办起了家庭图书馆,把自己多年来收藏的图书全都拿出来,供村里人免费借阅 。为了弥补图书馆藏不足 ,他自费订阅了50多种报刊,并把养猪、养鱼,农作物田间管理,生活百科等内容分类剪下装订成册。几年下来,分类剪报已有42册,30万字之多,短短几年韩老师他自己花在购书订报的钱已有3万多元。图书馆的藏书也由少到多,现在增加到10000多册,200多种杂志,每天到图书馆里看书的人总是满满的,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刚上学的小学生 ,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读者群,村里兴起了读书热。自从韩老师办起了家庭图书馆,村里打架斗殴、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没有了,农民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村风村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培养新型农民,韩老师根据农时季节与镇农科站联合举办了10多期水稻、大棚蔬菜、畜牧养殖等内容的培训班。几年来培训农民达1600多人次。本村菜农李义国通过参加培训后说:我们种了一辈子菜不知道西红柿畸形是怎么回事,每年得扔掉成千上万斤柿子 ,这回学了知识、有了防治方法 ,再也不会扔掉西红柿了。通过培训这对于缺少科学种田技术的农民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农忙季节时,韩老师还经常驮着农民急需的农业科技图书到田间地头,给他们讲解,深受群众称赞。
  开卷有益 ,小小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求知求新求富求乐的渴望 ,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韩老师的家庭图书馆只求奉献,不图回报,几年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天津日报、今晚报、老年时报、文化报、教育报、天津电视台“四季风”栏目等十几家新闻媒体多有报道。1997年图书馆被评为宁河县“十大文明新事”之一 ,县电视台录制了专题新闻片 。1999年一 2004年韩绍忠连续5年荣获天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颁发的“文明市民”荣誉称号和其他部门颁发的奖项。韩老师表示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要老骥伏枥,倾注爱心,发挥余热,让全村的农民们通过学习科技知识尽快富裕起来,今后还将各施其职地办好家庭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群众奉献更多的精神食粮。

                                     2006.09.15
                               (新闻来源:天津市宁河县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