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南花北移”第二春
                      ———今晚报杯越友汇演综述
               
    红火一时的今晚报杯天津越友纪念越剧百年汇演,于7月29日在谦祥益文苑圆满落幕。此次汇演集中三个月时间,先后演出15场(包括两个毕派专场),全市十家越剧票房近200位老中青少越剧爱好者争相登台展示才艺。剧目十分丰富,既有常见于舞台的名剧,又有《一缕麻》、《梅龙镇》等一些天津观众前所未见的新戏。流派纷呈,行当齐全,每场演出都有耀人眼目的闪光点。许多演员能够熟练地运用唱念做舞等表演手段,把越剧的音乐美、形体美、化妆美、服饰美发挥得淋漓尽致,个别年轻人已经具备了做职业演员的基本条件。一些中老年越友,举手投足也都合乎表演规范,唱念表演松弛自若,严谨之态体现出他们对越剧艺术的执著。一些一两年前尚停留在素身清唱以自娱自乐的越友,而今身着戏衣彩唱从名剧中节选的折子戏或经典唱段,进步十分显著。以街道中老年妇女为主体的尖山街百花越剧团经过几个月埋头排练,拿出一台精编版《红楼梦》参加汇演。这些年过半百的老大姐不仅把故事演得完整、连贯,而且演出了剧情戏理,演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堪称难能可贵。
  人们高兴地看到,天津越友队伍已从原有的一两家票房发展到十家之多,随着队伍的日益壮大,演出水平也有了飞跃性提高。虽然个别成员在演技的基本功方面还需要加强锻炼,但从业余演出的角度审视,总体成绩的优异是令人吃惊的、让人欣喜的。天津越剧演出活动之所以健康、快速发展,与越友们的奉献精神和越剧观众的理性对待有直接关系。许多越友为参加汇演,不惜破费重金添置戏装道具,放弃家务和其他活动,全身心投入排练;越剧观众看演出从来都是热情鼓励,没有超过实际可能的苛求,台上台下在情感交流中造成融融气氛。这次汇演帮助那些多年来梦寐以求登台过把戏瘾的越友实现了夙愿,同时,愉悦了渴望观赏越剧艺术却无处可看的众多越迷。因此,市民群众把这次汇演称之为2006年天津文化生活的一道美味大餐,而对越剧情有独钟的越迷则说是欢天喜地过了一个大年。
  社会群众对这次汇演反响之强烈,为天津业余戏曲活动前所少见。外地文化界人士羡慕地说:“天津真不愧是戏曲之乡,文化氛围如此浓郁,戏曲焉能不繁荣?”的确,这次越友汇演取得空前成功,多年来的有利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50多年前天津越剧团的建立,首开“南花北移”先河,为越剧在天津构筑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一些曾经从事越剧专业的人员,把对越剧的挚爱转移到在越剧票房授徒传艺,使越剧艺术在天津广泛传承。由于他们发挥余热,让许多越友得窥越剧艺术的真谛。尤其难得的是,《今晚报》等媒体发扬近百年来颇有见识的报界前辈扶植戏曲艺术的优良传统,对于自发的群众性越剧活动给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鼎力支持,以感人的实际行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切实的保护。
  当年裘爱花、筱少卿、邢湘麟率领越剧团从南方北上天津,开创了“南花北移”的繁荣局面。而今天津的群众性越剧活动在东风劲吹下迎来“南花北移”的第二个春天。在全国上下大力倡导保护文化遗产的大好形势下,南国艺苑的这株奇葩在天津一定会开得更加灿烂,更加耀眼。
  
                                    2006.8.1

                                  (新闻来源: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