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举办了宁河县第二届农民艺术节,我们坚持以乡镇为重点,把艺术节办到基层。今年5月在潘庄镇举行了宁河县第二届农民艺术节开幕式暨“世昌杯”民间花会展演。 6月在丰台镇举办了宁河县第二届农民艺术节暨“钢强杯”木雕、木版年画、农民画展等。充分展示了农民艺术家及文艺骨干的风采和水平。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赞誉和广大群众的欢迎。
3、文化馆努力把文化工作延伸到企业、学校和机关等领域,6月25日与县纪检委联合举办了“廉政文化进农村、进社区”启动仪式暨大型文艺晚会,通过这些活动文化馆提高了社会地位,锻炼了业余文艺队伍,更重要的是推动了企业文化、农村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
四、积极培养优秀文艺人才,加强骨干队伍建设
在农村文化活动中,文艺骨干是最积极和最具影响力、凝聚力的组织者和示范者。我们在培养和建设骨干队伍过程中,着力培养有组织能力,有业务水平,有群众威信的文化活动骨干。上半年,文化馆举办了古筝、电子琴、舞蹈、声乐、文学创作、美术书法等各类学习班,培训各类文艺人才560人次。 为我县农村文化活动“组织起来、活跃起来、繁荣起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加快文化产业建设
建设“文化宁河”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增强宁河文化的发展活力。改变文化馆完全依靠财政拨款办文化的观念,文化馆抓住我县文化设施日趋完善,文化氛围日益活跃的有利时机,整合文化资源,做活做好舞台工程,成立了县文化馆“快乐阳光”艺术培训中心,分别设立少儿电子琴班、古筝班、舞蹈班、声乐班、小提琴班、健美舞等学习班。同时,以“文化搭台,企业唱戏”,“文企联姻”和“文经并举”的路子。利用举办天津市第四届农民艺术节农村小戏展演、宁河县第二届农民艺术节和首届社区艺术节等各种大型文化活动的时机,拓展各种渠道,争取社会各界捐助,积极与一些关注和热心文化事业的企业合作,由企业出资命名,为大型文化活动提供了资金保证 ,积极探索出了一条搞群众文化活动时走政府推动 ,社会支持,市场运作的路子。通过这个办法增强了我县群众文化活动的自我造血功能。
六、创立经营机制,改善办公环境,提高职工生活待遇
文化馆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工资来源于县财政 ,但由于财政财力不足 ,不要说每年的办公经费一分没有,就连职工工资由全额拨款 ,改为差额拨款 。仅每年用三产收入给职工补齐工资差额款就需三万六千余元,水、电等办公经费每年需五万六千余元,所以前几年文化馆一直是寅吃卯粮。面对如此困境,我们认为必须积极开展创收以弥补经费不足。经馆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开放办馆、多元发展”的经营思路,“确立创收带动事业发展”的改革策略。现在文化馆已经组成了一个文化经营实体,成立了县文化馆“快乐阳光”艺术培训中心和文化产业部,向馆内外招聘项目负责人,定出责任指标,以项目为核心竞聘上岗,对引进项目和拉来赞助人员,给予奖励,经过努力终于摆脱了完全依附财政拨款的被动局面。今年上半年我们用经营收入和赞助收入,改善和维修了办公环境,并逐步提高了职工待遇。
总之,2006年上半年各项活动的开展和成功,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文化局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群策群力,不怕吃苦,敢打硬仗,乐于奉献的结果。二是文化馆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开拓创新,步调一致,干群关系协作密切,与上级保持全局一盘棋的工作态度,顺利地开展了工作。三是在活动中积极启用能力强,业务精的同志挑大梁,担重任,形成新老同志传帮带,出色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
2006年上半年文化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全县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作上缺少对农村乡镇文化队伍的扶植和培养。二是随着文化事业的改革,文化产业化领域不断扩大,对群众文化干部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文化馆懂业务、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三是文化馆后备人才严重不足,尤其是近几年来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才一个也进不来,使原本先天不足的群众文化干部队伍又面临后天营养不良的处境。再就是没有把群众文化活动做大做强的意识,使各项活动的开展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全市乃至全国范围内没有形成自己的优势,文化品牌,缺乏适应新形式发展要求的创新精神,发展文化产业没有很好的思路和运作机制,不同程度的制约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下半年和今后工作的思路是:1、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 。发扬“主动争取”精神 ,主动争取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对群众文化工作的支持 。文化馆领导班子的成员做到:对上多争取、对下多鼓励、对外多联系、对内严管理。以文化局2006年工作思路为指导,把握先进方向,宣传宁河发展,繁荣群众文化,构建和谐社会。2、精心组织好市县级大型文化活动, 认真作好天津市第四届农民艺术节农村小戏展演的各项筹备工作,精心组织第二届农民艺术节和首届社区艺术节的其他各项活动,举办16场消夏纳凉、今秋之夜文艺晚会,围绕建党85周年积极配合上级开展好“庆七一、迎国庆”等相关文化活动。 3、对文艺作品实行深加工,力争出精品创品牌 ,组织精干力量抓紧进行以创编完成的《留住晚霞》、《金卡变奏曲》等作品的排练,力争七月初在天津市第四届农民艺术节农村小戏展演和九月份的“天穆杯”小品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同时,认真总结吸取“七里海”创刊号的经验和不足,不断改进和完善,精益求精,越办越好,积极运作 。认真准备申报丰台镇 ,潘庄镇为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 。4、抓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着力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需求一专多能的群众文化复合型人才,在培训方法上,采用走出去学习深造、专业进修等形式、大力鼓励各类人才参加双学历、双学位教育,打造出一支能文能武,集业务、管理、经营于一体的高素质群众文化干部队伍。
以上总结,有不妥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
2006.08.17
(新闻来源:宁河县文化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