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食品及干、鲜水果
小食品

  崩豆张崩豆
  崩豆张,是一家专营豆类干货小吃的老字号,因主家姓张而得名。其食品的加工工艺迄今已经历了5代传人,具有200多年的历史。直至目前,崩豆张的品种有糊皮五香崩豆、去皮甜崩豆、去皮夹心崩豆、碗豆黄、三豆凉糕、冰糖奶油豆、冰糖怪味豆、儿童珍珠豆、去皮麻辣豆等,并分上、中、下档次,共计16个大类26个品种。崩豆张的产品作为天津特产而行销海内外。
  果仁张果仁
  果仁张果仁食品之名,源于创始人张姓,其制作技艺的传承已有100多年历史。创始人张明纯原为宫内御厨,在任时不断摸索,创制了以果仁为主要原料的精致炸食。其特征是自然性显色和放香,香而不俗,甜而不腻,色泽柔美,酥脆可口,久储不绵,回味无穷。
  糕干
  糕干包括“杨村糕干”和“芝兰斋糕干”两种。杨村糕干以其产地武清县杨村而得名,始于明代杜姓人氏,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它是以稻米和蔗糖精制而成。相传当初还掺有中药“茯苓”,有开胃健脾的功能,因此又称“茯苓糕干”。它洁白质细,清素软香且有弹性,如果把一块糕干放在碗里,用开水一泡,乳白香甜如奶水一般,最适合老年人和哺乳的婴儿食用。杨村糕干远近驰名,曾获1914年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铜质“佳乐”奖章。芝兰斋糕干店由费效曾创办,迄今已有60余载历史。芝兰斋糕干是以米粉夹馅蒸制而成,它以优质稻米和糯米为主料,配以精制的多种馅心,制作严格,外形漂亮,并以入口柔软、不噎口、不粘牙等特点而著称于世。    
  豌豆糕
  豌豆糕,是流行于20世纪30年代的风味食品。它的做法是:把豌豆煮熟、捣烂、去皮、过箩,然后把豆糕填入木质的、里边刻有各式图案的模子里,上面撒上一层白糖。甜香可口,儿童极喜食之。 
  大梨糕
  大梨糕,是儿童喜食的一种甜食。作法是:用糖、起子加水,放在小钢锅里上火熬制,发起后则成凸状,中间有蜂眼,放凉后食用,又香又脆。
  豆鼓糕
  豆鼓糕,是将绿豆煮到八九成熟,用布包成团状,中间夹入做好的豆馅,吃时外加白糖。此食品夏天食用,颇能解暑。
  栗子糕
  栗子糕的制法是:先将栗子煮熟,捣烂成泥状,然后加糖,再用木制的模子扣成圆形即成。
  玉米花糖炒豆
  玉米花糖炒豆,是用爆米花和炒黄豆再加上糖稀、青红丝制作而成。黄豆炒酥脆后,把爆米花搅在一起加小料,既松脆又软酥,再加上拌有糖稀,香甜可日,倍受儿童欢迎。
  药糖
  药糖,是在自制的糖块中加上砂仁、豆寇、薄荷等药品配制而成。旧时,卖药糖的小贩生意十分红火。其身背盛放药糖的玻璃货架,各种药糖分别放在一个个小格子里,五颜六色,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市井风貌。
  松子云片
  松子云片,俗称“云片糕”。制作方法讲究,它是用做点心的糖馅,加进东北松子,裹上蒸熟的米粉,加糖,然后蒸熟,并切成极薄的片,不散不碎,别有风味。
  玻璃粉儿
  玻璃粉儿的主要原料是凉粉(又称“冻粉”)。凉粉比粉丝粗,呈方棱形,煮化后,加糖即成。如果多加凉粉,熬出来较浓,晾凉后凝固得较硬,这叫“青果糕”。少加凉粉,熬出来较稀,凉后凝固得较软就称作“玻璃粉儿”。
  其它小食品 还有一些风味小食品,因是天津地区的特产而闻名,如糖炒栗子和糖墩儿(即糖葫芦),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栗子和红果是蓟县山区的特产,因此这两种小食品一直盛而不衰。此外还有麻酱糖、芝麻皮糖、七十二样酥崩豆、天津豆、江米糕、酸梅汤、果藕、柿饼子以及黑瓜子、白瓜子、落花生等,不胜枚举。
水果、干果
  水果食品一般是以收获时节应市,主要有杏、李子、沙果、桃、西瓜、香瓜、菜瓜、乌菱(俗称“老乌菱”)、苹果、梨、葡萄、石榴、柿子、山楂、荸荠、柑桔、金桔、青果(即“橄榄”)等。此外,还有干果、果脯食品,如杏干、梨干、苹果脯、杏脯、葡萄干、柿饼、蜜饯红果、熏枣、蜜枣、脆枣、醉枣、酸枣、酸馍糕、甜青果、咸青果、核桃、栗子等等。
  家庭中对于水果食品的加工方法比较传统,有的也颇具特色,如将脆枣的核用细木棍捅出,再把果肉烘干,用红线穿成串,儿童挂在脖子上食用。
特定食俗
特定食俗包括节日食俗和喜寿食俗。在《岁时节日民俗》和《人生礼仪民俗》中对此分别有叙。在此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