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门公所
  理门公所,是流行于民间的带有宗教色彩的秘密团体,分布相当广泛,参加的人数相当多,入理门被俗称为“在理儿”。最早把理教传入天津的是尹岩,他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四月初八在天津正式建立了理门公所,地址在天津西头永丰屯,所以也被称为“永丰屯西根老公所”,简称“西老公所”。尹岩出任第一位“领众”,并被尊为天津理教创兴的祖师。随后,理教在天津迅速得到传播,先后成立了许多理门公所。到20世纪40年代,天津约有百十余个公所,除了西老公所外,还有陈家沟子娘娘庙后的东老公所、梁家嘴的先遗老公所、城里的中公所等等,还有众多的以堂为名的组织,如:修真堂、公善堂等等,全是旧时的理门公所组织。理门公所有男女之分,男人组成的公所称为“大众公所”,女人组成的公所称为“二众公所”。理门公所的负责人称“主任”、“领众”,俗称“当家的”,他必须是德高望众之人。首席陪坐之人称作“帮众”,他是领众所任命的,俗称“放”。其他的执事者都称为“承办”,也就是“散众”的意思。理门之内的人称领众为“师父”,同样,师父也称散众为“弟子”,散众之间彼此都是以师兄弟相称。加入理门的人必须经人介绍,并到公所接受“点传”,新入理门的人要先由公所执事人领于演参处,教导他如何“下参(即参拜)”的礼节(理教不主张磕头)。执事人还要给新师弟填写“喜单”,一般写上“皈依弟子某某,求师某某,引师某某,点传师某某,点传的年月日”即可。举行仪式时,公所领众师父坐在坛正中,左右各有2位陪坐师父,众承办人先下参师父,然后才进行点传。先由“提调”将新师弟领见求师,再到坛前求引师,求师先将新入门弟子的名帖递给师父,再跪着向师父说:“讨师父慈悲,我弟子某某,求某某(引师),引一位新弟子某某”,师父则答“功德”,然后引师再报,并由求师和引师领着新师弟到师父坛前进行点传。执坛人将坛桌挪开,请领众老师父前边升座,以便更接近新师弟。这时,新师弟要跪下,师问;“你在理儿是自发心愿?入理后不能反悔 ,否则其罪难逃。”新师弟表示自愿在理儿,决无反悔之意。这时,师父传给新师弟五字箴言:“观世音菩萨”(也有人说最早是“反清复大明”5个字,到后来不提倡反清了,就改成了“观世音菩萨”)。师父在点传5个字时,让新师弟伸出左手,从大拇指开始,念一个字,扳一个手指,这样连续3遍,新师弟随声照念。在理儿之人,对此五字箴言要严守秘密,不能对第三个人讲,所谓“法不传六耳”也。对妇女的点传方式是师父与女师弟隔坛桌相对,两个人的手不接触,而是让女师弟用右手牵着一条白布带,名曰“登岸”。两人各牵着布的一头,师父先念:“ 左手拉住登岸布,我念你也念,得去师父理,从此登上菩提岸”。然后,师父与女师弟共念五字箴言3遍。整个仪式的最后,点传师父还要嘱咐新师弟53句话,其包括戒律和教规、道德规范等。理门有八大戒律:一不吸烟;二不饮酒;三不烧草香;四不焚纸帛;五不拜偶像;六不吹打念唱;七不书写符咒;八不养鸡猫犬。天津的理门按地域上分东路和西路,河北、河东一带的理门公所称为“东路”,城区附近及西头一带的理门公所称作“西路”。公所的历任当家的都是按代排辈。他们向下传位时必有一信物,东路的公所一般要下传一个葫芦,而西路的公所都是下传理教“修真养性”的“大法” 。在理门中,一向把“大法”看做是一件机密的文件,给人以特别神秘的感觉。一些规模较大的理门公所,大多从事一些慈善救济事业,因此它在天津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从事公益事业的经费,多是向各方募化而来 ,对于所募化的善款,都有详细记载,并明示于人以昭信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理门公所自行消亡。
脚行
  
旧时,天津把搬运业统称为脚行。脚行一直为封建把头所垄断,这种脚行把持制度在天津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脚行”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所有的运输工人;而狭义则是指脚行的把头及坐落的地点天津最早的脚行,建于清朝初年,是由官方设立的“四口脚行”。它以旧天津城的4个城门划定控制范围,东门一带为东口,西门一带为西口,南门一带为南口,北门一带为北口。各口必须在规定的区域内揽活。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运河两岸及商业繁华地区,又出现了私人把持的脚行,但这些脚行必须向“四口脚行”交纳津贴,否则不能开业。“四口脚行”后来也转包给私人经营,这种大把头勾结官府把持的“ 官脚行”,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脚行把持方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霸占地界,垄断市场。天津是个水陆交通枢纽,各种垄断性的“码头装卸脚行”、“铁路装卸脚行”等纷纷出现,还有各式各样的“驻厂装卸脚行”,全面控制和垄断着搬运业。
  脚行,按其控制的范围也有大小之分,大脚行在“总头”之下,还设有“小头”、“把店”、“抱把”、“车把”、“先生”、“站街”等各级头目;小脚行则分为“大头”、“小头”、“先生”、“站街”4种。“总头”和“大头”是总头领;“小头”是直接管理工人的;“车把”是替脚行头管车或雇车的;“小把”是负责雇人的;“先生”是负责记账的;“站街”是替脚行监视工人及界内商民,不准“私自”搬运 。“把店”是大脚行的支店,总脚行则称为“本屋”。“把店”可以自己直接揽活,但必须把收入的一半上交给“本屋”;“抱把”则是从“把店”拿活,克扣一部分后,再雇佣散工、散车做活。脚行的头目们每日凭“签”分钱,“签”就是脚行头子的股份、份额及特权凭证。每个脚行“签”的多少不一,“签”可以转押,也可以出卖,但只能在脚行头目内部流转。“签”分两种:一种是“绝户签”,只准本人享受,本人死去,即行终止;另一种是“子孙签”,可以代代世袭,永远把持。脚行内部分派活的方法很简单,最初是由脚行头子“喝个”,即喊到谁的名字,谁就有活干。后来变成了“抽签”,每人一签,抽到谁,谁就有活干。也有的脚行实行“轮牌子”,按次序轮流干活。1949年,天津解放,封建脚行制度也随之结束。天津运输公司的成立,使搬运工人有了自己真正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