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
脸谱创作起源于北齐兰陵王时的大面戏。这种戏是带面具演出的,后来,由于演出和表演的需要,去掉了面罩,把色彩直接涂抹在表演者的脸上,形成某种需要的图案,逐渐地形成模式,变成脸谱。几百年来,戏剧脸谱,经过优伶和看客们的共同探讨、评议、比较、鉴定,形成了比较定型的脸谱,品种达数千种(包括京剧和昆、豫、河北梆子以及其他地方戏)。尽管脸谱千姿百态,多彩多姿,但总不能离“谱”。
天津是中国著名的戏曲之乡。许多人将看戏、研究戏作为自己的艺术爱好,只专门从事于脸谱艺术绘画及其制作研究的就有数百人。他们不仅仅收藏了许多历代各种形式的戏剧脸谱,如绘有脸谱的邮票、信封、名信片、火花、瓷器、景泰蓝、紫砂壶、书签等。而且还效仿前人,维持传统规范的基础上,根据各自对戏剧人物脸谱的观察,体验和想象并结合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不同气度,施彩运墨,自己画脸谱,制作脸谱等。
天津人从事脸谱艺术创作的形式有多种,有的画在轴画上;有的画在扇面上;有的画在鹌鹑蛋上;有的用泥或石膏为胎,用模子扣出来,再施彩绘,做成脸谱头像;有的脸谱头像还用各种颜色的纸浆为胎,用模扣制并稍施彩绘而成纸塑脸谱头像;还有的头像在泥或石膏脸谱基础上,配上用纸浆,化学珠子,丝绒珠,丝绒等材料制成脸谱头像的盔头,然后敷彩,再用人造丝等材料作为脸谱头像的髯口,做成更为完整的脸谱头像将其装于盒内,成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图215、216)
俗话说:“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脸谱艺术家们用红、黄、紫、粉、蓝、褐、灰、金、银等色,绘出带有寓意的花纹图案,在脸上构成了繁多的谱式:三块瓦、十字门、碎花脸、象形脸等。画上这些脸谱,再配上髯口、盔头、靠旗、袍带、铠甲、翎子笔,便表明了各自不同的人物身份和性格特征。有的脸谱仅从其眼睛和眼睛周围的纹理,便可观察出谁是文臣、武臣;谁是盗贼、侠客;谁是神怪、妖魔;哪个忠诚厚道;哪个威武勇猛;哪个奸谄猥琐……。这种融图案性、装饰性和写实、夸张以及象征、漫画等特征于一体的程式化的脸谱艺术,有着浓厚的民族风格。
目前脸谱艺术已成为雅俗共赏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种。
石绘
石绘,是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一门新的艺术品种。这种艺术不同于石雕,也不同于正规的绘画,它利用石头的自然形状在其上作画,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抽象性、写意性。
石绘艺术的材料,取自于山野海边的各式各样的石材,有滑圆如玉的鹅卵石,也有见棱见角的石块。其艺术特点是利用石材的不同形状、纹路、色彩,随形就势、因材施艺、因物绘形。既生动又自然。是大自然塑造的美与艺术家的慧眼相结合的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