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广东会馆,今日戏剧博物馆

夏图

  戏剧竟然也有博物馆,而且南北“分庭抗礼”:南有苏州戏曲博物馆北方有天津戏剧博物馆。由于天津靠近北京,旧时的达官、贵人、太监,闲时便会跑来天津吃喝玩乐,形成了一种“风气”。
  原广东会馆戏楼是中国古典剧场的“最后遗迹”。不说不知道,这天津戏剧博物馆是前几年才由已具80多年历史的广东会馆改建而成的。广东会馆的前身,是由广州、潮州、福建客商集资兴建的闽粤会馆,后来三家分手,才由广州帮独力筹资兴建。广东会馆方便了来天津做买卖的广东客商,反过来使得广东客商在天津的商业活动也就更加活跃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广东会馆的建立,对于天津成为一座商埠,是具有一定的影响的。
  作为北方重要工商业大城市的天津,昔时各行各业均在这里建有同业公会,每年旧历正月至五月之间,各个公会在集会商谈事务时,常请一些戏班前来会馆演戏,所以,广东会馆的戏楼和建筑特色,便拥有建成戏剧博物馆的条件。
  广东会馆建成于1907年。而在次年,上海戏剧界开始受到西方新式剧场的影响,建成中国第一个镜框式新戏曲剧场—新舞台,从此旧式戏园逐渐被淘汰。所以,广东会馆这座戏楼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剧场的“最后遗迹”。
  曼舞轻歌皆世态,繁弦急管尽人情。我们从正房东、西两侧的过道,穿过小天井,便来到占整个建筑三分之二的戏楼了,迎面一对黑漆金字抱柱联,给戏楼点了题:“粉墨辨忠奸曼舞轻歌皆世态,筝笆弹喜怒繁弦急管尽人情”。
  看客们陆续来到八仙桌旁就座,靠在木背椅上,一面听戏,一面还可以喝茶。环顾四周,绛紫色的木雕,呈现一片古色古香的气息,有如旧日的梨园戏院。说话间,戏便开演了,演的却是“新戏”—曹禺的名剧《雷雨》。
  由于戏台四周除了包厢间隔有小柱之外,其他地方没有一根殿堂立柱,这种设计,使得观众看戏时视线不会被挡住。
  戏台并不高,只需平视便看得舒服,面积约为70多平方米的戏台台面是敞开伸出式舞台。这时是下午时分,自然光从二楼透了进来,原来,那上面全是玻璃窗,由于采光设备好,白天看戏根本不必动用灯光。
 “伞”式藻井既起收、扩音作用,又保持原音。虽然台口没有一根立柱,但却能够将戏台正上方的“伞式”藻井悬挂在楼顶上,这种巧妙利用力学原理的建筑技巧,不可谓不奇妙。
  这个“伞式”藻井,其实并非是装饰品,它是这座戏楼的“秘密武器”。原来,经过科学设计,舞台以内的声音,能够很自然地吸到顶内,起到拢音、扩音和装饰音的作用,再将清晰的声音传回剧场的各个角落。不用扩音器,也不会有观众听不清唱词,而且还保持了演员的原声,果然独到!
  也正因为这戏楼设备良好,所以,80多年来,昆曲和京剧的名角如孙菊仙、杨小楼、梅兰芳、王凤卿、德君如、龚云甫、尚小云、谭富英等,都到这里演出过。
  平时戏台上摆着古色古香的道具。由于我看到的是现代话剧,戏台上的古味多多少少被减弱了。其实,平时,戏台上都摆着令箭架、金瓜、钺斧、朝天凳以及桌、椅等戏剧道具;而在台后还安放了戏曲祖师爷的神龛等文物。
  整个建筑融合了南方与北方特色。就整个建筑来说,这天津戏剧博物馆也是别具特色。由于天津在北方,而广东会馆的建造者却是南方的广州人,所以,它便融合了北方和南方的建筑手法,采用传统的砖木结构形式,而又具有广东潮州建筑的特点。
  陈列的戏剧文物有“八仙衣”、“三星衣”。退场的时候,我才发现,大门的两侧,挂了两幅反映古代戏曲人物的壁画;而在东、西厢房的戏剧陈列室里,除了看到“中国戏曲发展简史”和“天津戏剧陈列”外,我最感兴趣的是集到好些戏剧文物,如清代宫内升平署的戏装,八件“八仙衣”和一件“三星衣”。这八仙衣是清宫演戏时所用的服装。


文献出处:天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