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口保卫战

  从1840年—1900年六十年间,外国列强为夺取在华的经济利益和特权,先后四次对大沽口发动入侵。大沽地区军民同外国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搏斗,向世界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勇敢坚强的民族气概,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858年1月,英法联军占领广州。为了进一步扩大战争,给清政府施加更大的军事压力,5月突然北上进攻大沽口炮台。守台将士英勇还击,双方炮战二小时,由于直隶总督谭延襄临阵逃脱,致使守军士气受挫,联军乘机攻取大沽炮台,第一次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北方大门,迫使清政府同英、法、美、俄签定了不平等的《天津条约》。
  1859年6月,英、法、美三国借口进京换约,率舰队到达大沽口,公然驶入海口,拆毁障碍物,炮轰两岸炮台,挑起第二次大沽口海战。驻守炮台的爱国官兵奋起还击,双方激战一昼夜,清军大获全胜。侵略者遭到惨重失败,敌舰除一艘逃走外,四艘被击沉,八艘被击破,登陆进攻炮台的英军一千多人死伤近半,英军舰队司令贺布也受重伤。在这次战斗中直隶提督史荣椿、大沽协副将龙汝元英勇为国捐躯。中国军队取得了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反击外来侵略最大的一次胜利。
  1860年8月,英法两国又纠集了二万五千多侵略军第三次入侵大沽口。他们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不敢正面进攻,而首先在防务空虚的北塘口登陆,先后占领了新河、军粮城、塘沽。随后在炮火的掩护下进攻大沽口炮台。炮台守军在直隶提督乐善指挥下,浴血奋战、顽强抵抗,由于投降派的出卖加之两面夹攻,致使炮台相继失陷,提督乐善和守台将士全部壮烈牺牲。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六月上旬各国军舰二十多艘集结大沽口外,联军向大沽口炮台守将、天津镇总兵罗荣光发出最后通牒,限令他在十七日二时前交出炮台,遭到严厉拒绝。侵略军悍然发起进攻,罗荣光及副将韩照琦率领炮台守军奋起抵抗,经过六小时激战,击毙击伤侵略军255名,击沉击伤敌舰六艘。由于清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守台将士虽浴血奋战,终因后无援兵、寡不敌众英勇献身,大沽炮台也随之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