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乐寺的建筑艺术

  独乐寺始建于唐代,主体建筑山门及观音阁为辽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其中的观音阁为国内现存最早的高层木结构建筑之一 ,是研究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代表作,它凝聚着众多民间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
  独乐寺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它的建筑布局 ,例如把主体建筑山门和观音阁放在同一中轴线上。游人站在山门外向前望去,南北贯通的山门 ,就向一个巨大的画框,把前面秀丽如画的观音阁镶嵌在其中。更为巧妙的是游人站在山门的门槛里面时,看不到观音阁的顶部,但是,当一迈出门槛,观音阁的全貌立刻展现在你的面前,其构思之巧妙、设计之精确,使人不禁为之叫绝,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巧妙的把透视原理应用于建筑设计的聪明才智。这种把高层建筑放在山门之后的布局,是南北朝及以后修建寺院的传统手法。
  山门的屋顶采用了四面坡形庑殿顶,从屋脊到房檐呈现出一个陡缓的弧线,屋角外展,如翼如飞,表现出了中国古建筑独特的艺术特色。在正脊的两端个有一个叫做鸱吻的龙首鱼尾形构件。鸱吻流行于汉代,传说天上有一颗鱼尾星,不惧雷电,人们把它放在建筑物上用它来避雷电。这对鸱吻外翻越起,古朴典雅具有典型唐代雕刻艺术的韵味。
  独乐寺的主要建筑观音阁,为了把高十六米的观音塑像安放在殿阁的正中,独具匠心的设计了一个上下直惯的空间。在阁的第一层的上部为矩形的空井,第二层在塑像胸部有抹角式的斜撑,变矩形为六角形,第三层位于佛像的头部,设计成了八角形的藻井。阁内各层藻井的形状不一,错落有致,不仅显示了建筑的多样性、艺术性,而且能抵御侧向压力,增强了建筑的稳固性。观音阁的外观是两层,实际为三层,中间有一暗层,在这里使用了巨大的 斜撑戗柱,从而起到了装饰与加固的双重作用 。千余年来独乐寺经历了多次大的地震,至今仍巍然屹立,是与它建筑结构的特点分不开的。建筑中,没有使用一根铁钉,全部采用了复杂的斗拱结构,所用斗拱、懔条数以千计,既有定制,又不尽相同,彼此之间用榫卯连接,使建筑构成了一个坚固的整体。在建筑中还大胆采用了杠杆原理来减轻檐头的承重,显示出设计者丰富的力学知识和工匠们的高超技艺。
  独乐寺不愧称之为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处处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
                                            更多图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