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乐寺的彩塑艺术
  独乐寺始建于唐,今日所见山门、观音阁等建筑为辽统和二年重建,其中的塑像应当是同一时期的作品。辽代,佛教寺庙造像在我国的北方十分盛行,如天津市蓟县的独乐寺、辽宁羲县奉国寺、陕西大同下华寺、五台山佛光寺、河南临汝风穴寺、以及平遥的慈相寺等都是著名的佛教塑像艺术荟萃之地,其中尤以独乐寺的作品最为卓著。
  独乐寺的山门内,东西两侧各有一尊4.5米高的金刚力士像,东侧的金刚头顶上结有花冠,发带两侧向上呈弧形翘起,面部的塑造采用了艺术夸张的手法,鼻子被拉的很长,头项短粗。上身袒露,胸肌隆起,着绿色绿的披锦迎风向后飘起,更增加了作品的动感。西侧的金刚与之相互应,塑造的虎视眈眈,狰狞可畏。这两尊彩色泥塑形象峭拔,刀法简练,极具辽代雕塑的艺术风格。
  观音阁中的观音塑像高十六米,是国内现存最大的古代彩塑之一。观音屹立在阁正中的须弥台上,面容丰润端丽,神态悲悯慈祥。因为观音戴的宝冠上还有十个菩萨的头像,所以又称之为——十一面观音。从侧面看去,观音整体向前倾斜,这样的处理有两方面的用意。其一:可以避免因为塑像高大且与观者距离近而产生的视觉障碍,用改变视角的方法,使朝拜者能够清晰的看到观音的面庞。其二:拉近了大佛与上香人之间情感与时空的距离,十一面观音好象正在俯身倾听着人间的诉说。观音身着彩绘披锦,飘逸的下垂到莲花座上,即增强了装饰性又巧妙的为观音像增加了两个力学支点。这种以披锦做支点的手法,是隋唐以来传统的表现形式。观音右臂上举,左臂下垂,手印做接引状,赤足立于莲花台上。观音像造型生动,色彩凝重,有着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观音两旁的菩萨面部丰满,造型优美,线条流畅。这三尊塑像均为辽代彩塑艺术的珍品。
  观音像的背后还有倒座观音和关羽,韦驮的塑像。其间配以云状花纹,群像好似扶摇于云海之上。这组雕像是明代的作品。
  独乐寺中的雕塑反映了辽金以来彩塑艺人高超的技艺水平,是中国民间彩塑艺术的瑰宝。   更多图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