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熙与第一袋水泥
  
  他祖籍安徽,但与唐山的昔时今日有关,于是,在中国近代工商业、唐山、开滦的史卷中,他的名字屡屡出现———就是华北新式工商业的开拓者周学熙。
  很多人知道,中国的第一袋水泥产生在唐山,却不知道个中因缘,开平矿务局是当时中国规模较大的新式煤矿,发展的需要触动了周学熙具有先见的头脑,他的目光就转到了水泥上面。当时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发展使水泥的需要量加大,可国内却没有一家水泥厂,清政府曾试图在唐山开办的水泥厂因经营不善而停办。周不服气外国人独占中国水泥市场,于是向清政府要求重新开办唐山水泥厂,并且在当地找到了合适的原料。准备就绪的水泥厂即将开工之时,发生了英国商人骗占开平矿务局和唐山水泥厂事件。当时周学熙不在矿上,他回来后,英国商人为了手续完备,又企图诱骗他在卖矿契约上签字。周学熙看破了他们的阴谋,断然拒绝签字,并愤而辞去了总办职务。
  1903年,英国人诈骗开平煤矿的事,终于暴露。清政府只责成张翼收回开平煤矿,却仍将开平煤矿判给英方。周提出了努力收回部分权益的建议,也就是先收回他曾经试图复建的唐山水泥厂。接着,周学熙把厂名改为“启新洋灰公司”,工厂很快恢复生产。作为当时全国惟一的水泥厂,产品质量很好的启新水泥销路很畅。
  日本商人为了争夺中国水泥市场,与启新公司展开了一场殊死的竞争大战,将产量高、质量好的日本水泥大量运到中国倾销。并不惜亏本地拼命压价,启新公司的水泥在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不断降低成本,并多次在国际赛会、博览会及国内展览会上获得奖章和奖状,使日商那种自杀式的倾销,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从此,启新公司垄断中国的水泥市场达14年之久,销量达到全国水泥总销量的92%以上。启新公司的成功,对多灾多难的中国民族工业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