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元将军轶事
                           
                    书香门第 清贫世家
  宋哲元,字明轩,1885年10月30日(清光绪十一年九月二十三日)生于山东省乐陵县城西北赵洪都村。降生后,其父为哲元取乳名“湿”。
  宋父名釜,字湘及,受过严格的儒学教育,博学多才。清末他曾考取廪生功名,因业师遭文字狱而受株连,终身不得做官。他又不善经营农业,家境没落乃至清贫,被迫终年在外靠给人家做幕僚和在广西、四川、山西、北京等地教家馆维持生活。他菲薄的束修难以养家糊口。哲元3岁时,其父湘及公曾托人由南方带回少量银元养家,但被哲元的继祖母吞没。在生活无着的情况下,宋母沈氏被迫迁至本县后颜村娘家居住。此时哲元的外祖父母都已谢世,舅父沈兰棻靠设馆教书为生,生活亦十分拮据。哲元与母栖身于舅家一小茅屋中,靠母亲纺线织布、挖野菜为生。哲元的启蒙师就是其舅父沈兰棻。他7岁之后随父去家馆陪读,至16岁时在舅父及父亲的教诲下,已读完“四书”、“五经”、《三礼》、《左传》等主要经史。此时其父在外谋生困难,宋哲元毅然辍学,在邻村私塾教书。年薪虽仅18吊钱,但能由村人轮流供饭,从此开始自立谋生。他教书中每遇难题便连夜赶回后颜村请教贡生陈德厚老先生。在7年的教书生涯中,他练就了一手好毛笔字。为了补助家用、养活弟妹,他还曾协助母亲将所织布匹拿到集市出售,也曾在县城染坊帮过工。逢年过节亦搞些应景什物(如写对联、刻纸花)到市上出售,平时则挖些野菜等待弟妹来取。哲元居长,共兄弟三人(二弟春元,字惠东;三弟智元,字慧泉)。两个妹妹(大妹淑真,适曹镜兰;二妹淑贞,适李武台)。宋哲元的思想品德受其父母影响很深,其父教以孔孟人伦之道,对国尽忠,为子尽孝,而宋母虽居陋室、食糠菜,却人穷志不短,还帮助邻居共度难关。良好的家风对于宋哲元后来身居高位仍不忘节俭生活起了重要作用。当他23岁时,决定赴北京投笔从戎,参加左路备补军随营学校。为此,宋母想给他做一双新布鞋以为长途跋涉时穿用,但因困难而没做成,以后多年每提起此事还颇为遗憾。
                   婚姻和家庭
  宋哲元将军一生只娶过一个妻子常淑清,常氏夫人共生有四子六女。四子是世玉、采玉、华玉、小牛,其中三个先后夭折,只有华玉成人。六女是景昭、景宪、景文、景蕴、景云、景孚。另有两个养子纪峰、纪峪。
将军因家贫、弟妹多,又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所以在他参军之前并未订有婚约。参加西北军后连年征战,走南闯北,莫说娶妻,就是回家探母亦因交通不便而不可能,一晃数年已是29岁。此时远在广西做幕僚的宋父和在山东家乡纺线织布的宋母沈氏有同一心愿,即为他们长子的婚事而焦心。这一年(1913)宋哲元由广东北海回到北京京卫军第二团(团长冯玉祥)任第二营前营哨官,他的同事韩子峰看到哲元和一般军人不同,他为人憨厚,语言文雅,公休时从不外出乱逛,有时间就读书写字;每到发饷不留分文,必托人带回家乡交给母亲。他曾很坦率地对韩子峰谈了自己家中贫困、弟妹幼小(他9岁时大妹才出生,他比最小的三弟大18岁),在家人温饱尚未解决情况下,无力考虑个人成家之事。韩子峰在北京有一表亲常老先生,满族,数代在清廷内务府任管事,家道小康,中年丧偶未再续娶,只有一女,父女相依为命,此女即常淑清。她不仅外貌文静端庄,而且聪颖过人,广读诗书。常老先生为女儿挑选夫婿的标准不是门第和财富,而是人品。当他听韩子峰介绍宋哲元的情况后,亲至营房和宋哲元长谈,从家庭谈到学问,从人生谈到对时尚的看法,最后决定:此人虽然赤贫,将来必有前途,愿将女儿许配给他。但此时宋哲元所在部队调令已下,立即开往汉中,为此只能匆匆订婚。随后宋哲元随冯玉祥的十六混成旅又调至四川广元,常老先生亲送女儿去四川广元完婚,不料部队又下达开拔令。一直至1916年十六混成旅在四川绵阳驻定,宋哲元已32岁,常淑清21岁,才在冯玉祥将军亲自主持下举行了隆重而又简单的婚礼。新房是临时借的当地李莲孙老医师家的厢房,常老先生亲自在新房墙上站了一副喜联“画眉轶事传京兆,坦腹东床拟右军”。婚后两个月宋哲元又奉令去河南招募新兵。不久,袁世凯病死,段祺瑞执政,张勋复辟,孙中山在广州组成军政府,宋哲元所在的十六混成旅驱逐了张勋,部队开至廊坊,刚得知长女景昭出生的消息,部队又开拔到了浦口(当时因交通、通讯极不便利,加上部队辗转,故家书不通)。
  此时(1918年)在山东家乡独自带领四个小儿女生活的宋母沈氏,生活仍处于艰难之中。次子春元不仅弱智,且有胎带残疾,家中缺少劳动帮手。得知邻村有李氏女新寡,年龄比哲元大5岁,因其父母双亡又无兄弟,急于找个人家生活,所索聘金亦少,宋母考虑到长子已年过30,又无固定驻所,不如将此女迎至家中,等哲元回家时完婚。当宋哲元随军调至北京驱逐张勋之后,驻军廊坊时即给家中写信,告知已在绵阳结婚并已生一女,所带银元希望母亲建两间房子以遮风雨。宋母收到信和钱后又喜又忧,喜的是日夜惦念的儿子婚事已经解决,今后生活亦不再那么艰难;忧的是李氏之事如何处理?随即托人给哲元送信(当时军队无固定驻地)告之已将李氏迎至家中之事。宋哲元事母至孝,从未有违母意之事,唯独对此事回信十分坚决,一是冯玉祥的军队纪律极严,决不允许部下娶小老婆。二是常氏夫人已生有一女,夫妻感情甚笃,怎能再娶?他回信请母亲将李氏改嫁,本人愿承担嫁妆。不料宋母将此信内容告知李氏之后,李氏坚决拒绝离开宋家,一来是无处可去,二来是再嫁前途未卜。李氏在宋家居住期间,和“婆母”、弟妹感情相处融洽。哲元几次托人带钱回家,加上全家的辛勤劳动,家中已无断炊现象(当时山东农村能保持温饱的家庭并不多),所以李氏不愿再嫁,只求能在宋家吃上一口饱饭而已。宋母对这位勤劳善良的妇女亦不忍心在未找到合适人家时推出家门,就这样,李氏在山东宋家生活了8年。这8年中宋家又发生了很大变化,二弟春元已娶栾氏成家,两个妹妹都已出嫁。国内形势亦发生变化,民国13年曹锟贿选,首都革命,国民军驱逐宣统出宫。宋哲元已升为第11师师长,驻军于北京西苑,部队有了固定驻所,常氏夫人已生有两女(景昭、景宪)一子(世玉)。安家之后,宋哲元考虑到远在南方为生活而背井离乡的老父和家乡的母亲,二老为了子女生活而奔波了大半生,因此决定迎养二老于北京以享天伦之乐。此时三弟智元尚未结婚,当然与母同行。处境最困难的是李氏,随行吧,到北京自己是什么身份?常氏夫人能容下自己吗?不随行吧,后半生怎么生活?宋母沈太夫人亦认为李氏在宋家经济困难时曾共度难关,今日赴京脱离贫困生活如扔下李氏感到说不过去。可同赴京,李氏身份怎么定?最后李氏提出如能允许自己随行,愿以佣人身份服侍宋母终生,乃于1924年宋家二老率李氏及智元到了北京。宋哲元时年40岁,李氏45岁,二人才初次见面。此时的宋哲元已是一师之长,高大魁梧,天生的白皙皮肤,更显得英俊。而李氏缠足、瘦小,多年的劳动生活已使她过早衰老,从外貌看比宋母小不了几岁。但她勤劳、善良,到京后从不迈入宋哲元的房间,又主动承担家务,照看孩子,时间一长,孩子们称她阿妈(山东人称生母为娘)。后来全家又迁至天津,李氏在宋哲元升为将军甚至成为华北政局重要人物之后,亦从不在人前露面。甚至宋母沈太夫人在北京怀仁堂举行七旬大庆,全家老小都赴京参加盛会的时候她都没随行,独自一人留在天津。后来“过继”了常氏夫人的第四个女儿景蕴在身边做伴。“七七”事变后,她没随宋将军南迁,而留在天津和两个养子纪峰,纪峪共同生活,1939年病故于天津寓所。
  常氏夫人在“七七”事变后的转年,将子女带到了香港。她本人由香港转赴内地,在宋将军因病辞职休养时,她始终陪伴在身边,直至1940年宋将军逝世于四川绵阳。后来常氏夫人率子女居住过西安、上海、北京、香港,最后于1966年病逝于台湾。
  宋哲元一生中,生活、地位变化极大,从一赤贫农村少年而成为华北政局主宰,但他在个人生活、婚姻、家庭问题上却极为严谨。他不吸烟,日常吃饭不饮酒,没有三妻四妾,事母至孝,关心弟妹,疼爱子女,作为高级官员、在当时的同僚中,是十分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