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棐卿与天津东亚企业公司 
  
  (4)适应生产需要的各种规章制度
  东亚公司的规章管理制度可分为三方面:一是生产技术管理;二是企业经营管理;三是职工生活管理。
  ①生产管理:东亚公司在生产管理中,重视统计工作,车间管理人员对生产工艺的各道工序,如从原料到成条,从炼条到合股、摇纱、染色、包装直至成品入库,都有精细周密的统计,对原料消耗及产品质量、成品、半成品的储存等,也有详细的统计报表,便于厂领导对产品成本及时作出测算。
  东亚公司在产品的质量方面要求非常严格。例如在选择原料时,首先要化验毛的含磷量,因含磷量决定毛的弯曲度及纺成线后的弹力,凡含磷量达不到标准的羊毛,一律不准纺“抵羊牌”毛线。另外对毛的粗细度也有要求,凡毛号不够国际标准48S的,不准纺100号毛线。在染色方面也是如此。每新染一种颜色,必要经过日晒、肥皂水洗和耐磨、耐汗等几种试验,合乎标准后,方可正式投产。纺好的毛线要经过捻度、拉力、弹力等各项检验后,才能打包入库。
  另外,东亚对安全操作和机器保养、管理人员职责、工人技术考核方面,都规定有严格制度,违者以犯厂规论处。
  ②经营管理;东亚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有很多明确而严格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对生产发展有着重要保障。
  东亚公司规定有明确的奖惩制度,有过必罚,有功即奖。对生产积极者,月有月奖、年有年奖,还有半年生活补助费、全年花红馈送金。有发明创造者,给予提级或发奖金;对犯错误、违犯厂规者,按情节轻重,扣发奖金,以至处分。如考勤制度规定,凡无故旷工、迟到、早退、打架、怠工者,给予记过处分,三小过为一大过,记三大过者开除。工人一个月全勤者,多增发两天工资,一年全勤者,额外增发一个月的工资。
工资制度分三六九等,后来厂里实行了计件工资制,在产量、质量、消耗等方面达到定额标准后,超产可以多得,达不到定额标准者,仍保持其原工资。实行计件工资制后,劳动生产率从原来的百分之六十五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八。
  另外东亚公司对从业人员还有其他很多规定,如在厂职工不准经营公司以外的其他业务活动,不准接受其他厂商的雇用及贿赂,不许泄露本公司的营业机密和生产技术方面的秘密,等等。
  ③生活管理:东亚公司在生活管理方面也有一些规章制度,这些制度都是围绕着生产而制定的,目的是为了稳定工人情绪。如在福利制度方面,有夜班保健补助、病伤补贴、伤亡抚恤金、疾病疗养金、婚丧补助、生活困难补助、工衣补助、子弟奖学金等等,名目很多。东亚还有家访制度,在厂人事部内设家访专员一名,由女职员担任,经常深入工人家庭,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家庭纠纷或困难,以利工人安心生产。对职员家庭遇有婚丧大事时,则由人事部派专员负责协助料理,或以公司名义送礼,以示关怀。对职工父母死亡者,补贴三个月工资,以示公司对职工孝敬老人的敬重。东亚公司上述这些生活管理制度,确实起到了笼络职工的作用。
  (5)东亚、公司的福利事业
  东亚公司特别注重职工的福利事业,这在当时天津各厂家中是独树一帜的,也是宋棐卿在企业管理中的独到之处。
  东亚的福利事业除前面所讲过的办职工民众学校及生活福利制度等措施外,还积极开展各种文娱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以培养工人热爱“东亚事业”的思想。
  东亚公司的青年会体育部,将全厂职工编为三十六个运动队,进行各项体育活动,如足球、篮球,排球、网球、体操、武术及田径运动等,各组每天训练四十五分钟。另外还租了一,个养鱼池,供厂内职工钓鱼消遣。
  青年会的群育部经常利用晚上时间举办游戏、歌咏、戏剧、音乐等活动,阅报室、图书室也同时开放。另外厂里还经常请一些著名演员来厂里演出。东亚公司与国货售品所合资在北平西山一棵松设立了一个疗养所,由结核病专家郭德隆大夫主持,本厂职工有病,经医生诊断需要疗养者,可前往该所疗养。另外东亚的职员每年有一个月休假时间,可到北平西山、香山去休养,并定期到协和医院进行全面体检。抗战前,东亚公司还组织过两次春游活动,由宋棐卿率领全厂职工到北平参观游览。
  六、宋棐卿的出走
  宋棐卿解放后的突然出走,这些年来一直众说纷纭,其说不一,现将我们所知道的一些情况介绍如下:
  一九四八年,天津解放前夕的某天,宋棐卿在食堂召开了一次全体职员和部分工人代表参加的聚餐会。会上他对大家说:“你们看我是不是该走?”(指去香港,此时他已在港建立了分公司,并将大部分资金转移到那里。)参加会的人除了口头表态外,还进行了不记名投票,结果大多数人意见是不同意宋棐卿走。郄心源在会上对宋棐卿说:“如果你走了就对不起大家,也对不起跟你一起来的山东人。另外你的亲戚朋友也都在国内,你不应该走。”宋棐卿听后,表示“不走了”,留下和大家一起继续干东亚。
  天津解放不久,刘少奇同志来厂视察,并找宋棐卿谈了话。宋棐卿拿出一本他写的东亚发展十个厂的生产计划《我的梦》,刘少奇同志看了说:“你这个计划很好。你不是要发展工厂、发展生产吗?现在有这么多人你怎么不要?”(指当时社会上有二百多名东亚公司的失业工人,他们多次要求回厂复工,但宋棐卿以“厂里没原料,复不了工”为由,拒绝他们回厂。这些失业工人组织了失业工人会,在刘少奇同志视察东亚时,派代表来见少奇同志,提出复工要求。)当少奇同志跟宋棐卿提出这个问题后,宋棐卿说:“我不愿意多剥削了。”少奇同志说:“你‘剥削’一万人、十万人才好咧!现在国家不发达,还希望你能多开工厂,多‘剥削’。”后来少奇同志在全厂职工大会上也说:“现在剥削是不合理的,但从目前发展生产讲,它是合法的。”由于少奇同志做了工作,宋棐卿才同意让失业工人陆续回厂复工。到年底,东亚的失业工人全部复了工。
  东亚公司恢复生产后,急需从国外进口一些机器设备,但苦于没有外汇。为此宋棐卿请示刘少奇同志,少奇同志说:可以先向国家借。宋听了很高兴,表示他以后可以出口一些土产品,以偿还外汇。随后宋棐卿动身赴香港。临行前,他召集全体职员开会,要求每个职员在他外出期间必须读完《社会发展史》,并说他自己也要看《资本论》,还说他从香港回来后要检查大家的学习情况。
  宋棐卿到香港后,把解放前夕跑到香港去的王雨生劝说回到国内,接着他自己也回到了天津。宋回津后,就听到工商界一些人说,现在国家外汇紧张,不应借给宋棐卿外汇。宋棐卿本来对人民政府就持怀疑态度,听到此话后,当即去北京找刘少奇同志,未见到,于是宋留下话,表示不要国家的外汇了,自己想办法解决。不久,少奇同志打电话给宋棐卿,请他到北京去谈买机器问题,并告诉他外汇已经批下来了。宋棐卿说:“我不要这笔外汇了,我到香港去把分厂卖了,换成外汇买机器。”宋棐卿这样说是有情绪的。这时在厂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工会代表工人提出各种要求,他认为是故意和他作对,因而对共产党更加怀疑。一九五○年三月,宋棐卿再次到香港去之前,把马寿亭、李静山、陈亚东等人找来,说他要去香港了,但去多长时间不好说,让他们几个人好好工作,遇事要慎重,别太固执。宋棐卿还说:现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了,世界大战三、五年内不会爆发,东亚还能继续生产。还说,他走以后,由陈锡三暂时负全责,主要分管对外联系和财务,王新三管营业和生产。宋还嘱咐郄心源说,要注意维护王新三与陈锡三的团结合作。听说临行前他在董事会上说,他去香港办理业务之后,还要回津。
  宋棐卿到香港后不久,即来信说得了重病,还让人每天往天津拍一份电报,报告病情,并让他妻子、女儿马上到香港去。(据说,朱继圣在生前曾说,宋棐卿在去香港前,每天晚上都和他商谈去香港之事,研究如何把他的妻子和女儿一起带走。考虑结果,宋棐卿一人先去,然后从香港打电报说自己病重,要妻女前去。当时在场的还有丁懋英大夫。如这一情况属实,说明宋棐卿出国不归,是事先有准备的。)
  宋棐卿的妻女到香港后,宋即来信说病情有所好转,但一时还回不来。这时陈锡三感到自己难于支撑东亚的局面,一面写信催宋棐卿回来,一面找董事会的资耀华,研究对策。资耀华表示,如实在不行,只好另找人了。宋棐卿看到当时董事会的形势,回信表示可以换人。这时,听说又有人拟插足东亚,几经书信磋商,最后宋棐卿来信表示同意河北省银行的杨天受到东亚来。
  宋棐卿在香港居住了一个时期,听说曾一度想回天津,已买好返津船票,但看到东亚经理已经有人,而未成行。这时朝鲜战争已经爆发,是否回国,他更举棋不定了。加以他对共产党的怀疑也始终没有消除。一九五一年底,国内“三反”、“五反”运动展开,宋棐卿彻底打消了回国的念头。以后听说宋棐卿是和逃往香港的天主教南京教区总主教于斌一起乘船前往美国,因美国当局不允许宋棐卿入境,他又转往阿根廷。据说宋在阿根廷生活极不如意,经济拮据,郁郁寡欢,终于在一九五六年客死异邦。宋棐卿刚愎自用,错估计了形势,步入歧途,落得个可悲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