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钟麟的一生 

  八、在北伐战争中
  一九二七年六月,冯玉祥与蒋介石会晤,举行“徐州会议”,扩大了北伐的声势。当时第二集团军与直鲁联军张宗昌部,仍在严重对峙,争夺豫东通向徐州的归德(现商丘市)一带的战略要地。直鲁联军徐源泉、褚玉璞、方永昌等部约十余万人,由鲁西进犯归德。鹿钟麟任第二集团军东路军总司令,率杨虎城、庞炳勋、王金韬等各部约五万余人,由睢县、宁陵一带并进,在杨集,马牧集之线展开争夺战。终以敌我力量悬殊和鹿所率各师各有保存实力之心,而归失败,鹿率本部退至太康、柘城。是为豫东之战的第一阶段。与此同时,孙传芳部与直鲁联军进攻徐州,第一集团军不支,徐州复失。战役第二阶段开始后,北路军孙良诚率部由豫北驰援,韩复榘、石友三两部在杞县,兰封击垮直鲁联军,鹿钟麟率部由宁陵迅速出击,收复柳河集、归德。一九二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鹿钟麟任右路军总司令,协同韩、石两部向徐挺进,鹿部首先抄袭孙传芳的反攻部队的后路,激战一昼夜,敌军溃退,鹿率部再次克复徐州。
  一九二八年一月继续北伐,鹿钟麟被委为北路军总司令,韩复榘任前敌总指挥,分别向北京,天津进攻。因日本帝国主义为阴止北伐军前进,制造了“济南惨案”,中途受阻。更兼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之间为争夺华北统治权矛盾加深,鹿部进抵河北省望都即行停止待命,韩部也只进抵南苑。而阎锡山却派部队进入北京城内。同年六月二十日北京改称北平市,成立北平临时政治分会,实际大权操纵在阎锡山之手。随后,第二集团军各部陆续撤往河南及潼关两侧。鹿钟麟任第二集团军第九方面军总指挥兼第十八军军长,豫鲁“剿匪”总司令。一九二八年冬冯玉祥出任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部长,调鹿钟麟任军政部常务次长。
  九、中原大战与西北军瓦解
  一九二八年七月北伐战争结束,冯玉祥,蒋介石、阎锡山各派势力之间,因地盘分配问题发生矛盾。如鹿钟麟、韩复榘两部进军河北驱逐东北军出关,应是首功,不但未取得比较富庶的地盘,甚至两军粮饷蒋介石也分文未给。在战后编遣会议上,北伐各集团军各怀保存实力之谋,勾心斗角,以致会议流产。一九二九年冯玉祥托病离开南京,到河南辉县百泉村居住,观察形势发展,准备反蒋,军政部长一职交鹿钟麟代理(不久真除)。同年五月冯决心反蒋,命令所部向甘,陕腹地西撤,韩复榘,石友三两军以甘,陕地区瘠贫不愿西进,加之蒋介石行贿拉拢,遂叛冯投蒋。蒋下令讨冯,冯遂通电下野。阎锡山以共同下野出国为名,诱冯入晋,把冯软禁于五台县建安村,用以挟蒋自重。冯部宋哲元,孙良诚两军被迫退入潼关以西。
  这时在南京任军政部长的鹿钟麟如深陷虎穴,随时都有生.命之虞,只有设法逃出南京。适西北军将领,甘肃省主席刘郁.芬来南京谒蒋,表示拥护中央政府,实则是要粮要饷。蒋的侍从室主任贺耀祖在上海设宴招待刘郁芬,鹿钟麟,其实也是观,察刘,鹿的动静。午夜宴罢,鹿钟麟即以往钱塘江观潮为名,在西北军前顾问日本人松室孝良帮助下,带随从人员潜赴黄浦江,乘上日本轮船,驶往日本。蒋介石获悉鹿已逃走,即下令通缉。鹿钟麟在日本稍事休息,搭轮回到天津,避居日租界内。
  一九二九年十二月间,冯玉祥密令鹿钟麟设法来建安村。鹿乔装商人模样由天津经北平过大同直奔太原,再假冒阎锡山的“赵参议”名衔进入建安村。与冯会晤后,首先报告军内反蒋失利作战情况,宋哲元,孙良诚互相推诿战责,将帅不睦,已成群龙无首的状态。冯当即委任鹿钟麟代理总司令职务,命其立回陕西军次,重整西北军,准备再次东出潼关。又设计派人与蒋介石联络,秘密联蒋反阎,以分化蒋,阎关系,另一方面,公开要求阎锡山送还冯玉祥,共同反蒋。商妥后,鹿迅速折返太原转车南下,直奔黄河渡口风陵渡。这里虽有阎锡山的设防部队,戒备极严,但鹿以“赵参议”名衔得以顺利渡过黄河,到达西北军防地。
鹿钟麟以冯的全权代表身份,按预订计划行事。一九三零年三月十一日,西北军将领由鹿钟麟领衔,发表拥护阎锡山反蒋的通电,原西北军叛将和第四集团军李宗仁等,纷纷来电声援讨伐蒋介石,惟东北军张学良保持沉默。当日以鹿钟麟为前敌总指挥,倾三十万大军分六路进入河南,晋军以徐永昌为前’敌总指挥,总兵力二十万投入津浦,陇海两铁路沿线,其他各方面军次第编进序列。为了统一指挥各方面军,将任命鹿钟麟为二,三,四方面军的前敌总指挥,徐永昌副之。蒋介石也动员陆海空近百万之众,分别在津浦线、陇海线、平汉线、鲁西南、豫东、皖北、两湖地区同时进兵,何应钦坐镇武汉,蒋介石统帅徐州。双方主要战场在徐州以西陇海线一带。
  战斗开始时,双方互有得失。当蒋军在柳河集、归德、马收集等地转危为安时,冯军未能施行纵深突击,鹿钟麟命令孙连仲,孙殿英两部在解毫州之围后,向津浦线蚌埠挺进截断蒋军后方补给。但二孙强调部队疲于奔命,亟须休整,迟迟不进,坐失战机,陷于被动。当八月间陇海攻势受挫,晋军又失利,有些将领徘徊观望自寻出路。九月二十八日鹿钟麟向冯玉祥报告:吉鸿昌已投蒋,梁冠英,孙连仲也接受了蒋介石的委任状。冯乃陷于众叛亲离的苦境。更兼张学良通电率军入关,西北军遂以失败而告终。
冯玉祥原来准备由鹿钟麟全权处理部队的善后,蒋介石不应允,坚持要冯、鹿下台。鹿钟麟于十月二十三日发出“漾电"声明下野,来天津闲居。
  十、抗战期间
  一九三一年鹿钟麟任国民党第四届候补中委,一九三二年任军事参议院参议,一九三五年任国民党第五届中委。一九三五年冬,与冯玉祥同时被蒋介石邀赴南京共商国事。其后曾来北平会晤宋哲元,力劝宋坐镇保定,认真对待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活动。在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前夕,鹿曾怂恿宋哲元与日军决一死战,终以种种原因而未果。
  一九三七年秋我国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冯玉祥出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鹿钟麟为参谋长。不久冯调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鹿任该战区司令长官和为时很短的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一九二八年初,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企图与日寇妥协搞独立活动,不听指挥避战而失掉大半个山东。蒋介石在开封以召开军事会议为名,届时逮捕了韩复榘。蒋在回武汉时,叫鹿钟麟同车而回,鹿说,这里有专列车辆,随后即到。不久蒋任命鹿钟麟为军事委员会军法执行总监部总监,组织军事法庭,会审韩复榘抗命不战的罪行。鹿,韩均系冯玉祥的高级将领,蒋介石令鹿审韩而定罪,既能消除异己又可显示大公无私,取得一箭双雕之功。同年夏,委任鹿钟麟为冀察战区总司令兼河北省政府主席。当时冀察一带的广大军民,在共产党八路军的领导下,在敌后展开广泛的游击战争并建立民主的地方政权。国民党反动派在敌后有河北民军司令张荫梧和第九十四军军长朱怀冰领导地主武装,不执行统一战线联合抗日的决议,处处与人民武装搞“磨擦”,甚至向民主武装力量进攻。鹿钟麟就是在此背景下就职的。这期间,鹿既不能正常地执行统一战线共同抗日,又不能真正指挥张荫梧与朱怀冰,特别是朱怀冰尤为骄横跋扈,更兼蒋介石派遣军统特务进入司令部工作和监视鹿的行动。所以,鹿无法联合八路军共同抗日,又制止不了反动武装的破坏活动,终于在一九四O年愤而辞去本兼各职,回重庆歌乐山闲居。有关这一段经历,鹿钟麟生前深感内疚,又不愿说明自己当时的处境及内在的矛盾斗争,恐落得自我表白之讥。
  抗战期间,国民党统治区的兵役制度,使广大青壮年惨遭虐待,骇人听闻之事层出不穷。冯玉祥在重庆调查各处兵役制度的弊端,并面报蒋介石查处。蒋一怒之下,枪决了当时的兵役署署长程泽润,并决定将兵役署扩大为兵役部,要冯玉祥推荐部长人选。冯提出张之江及鹿钟麟二人择一任命,蒋遂于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任命鹿钟麟为兵役部部长。抗战期间,国民党的兵役制度是其统治制度的延伸的一部分,弊病多端,老百姓不堪其扰。在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总政策笼罩下,有关兵役征招的种种劣政,不是什么人当部长所能改变的。而蒋让冯玉祥推荐其旧部充当,不过是“请君入瓮”的诡计罢了。到一九四五年五月鹿钟麟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委,同年八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兵役部撤消,转任华北宣抚使。这仅是表面酬答之举,鹿工作完毕便寓居天津。
  十一、解放后的晚年生活
  一九四九年一月天津解放后,鹿钟麟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历尽政治沧桑,过了一辈子戎马生涯的鹿钟麟,却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自愿出来协助人民政府开展街道居民工作。他热心从事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宣传防火,防盗。在抗美援朝中,以极大的热忱带头捐献财物。他拥护新政权,生活在群众中,积极促进里巷睦邻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出一把力。他经常对人说:“我为人人团结紧,人人为我共前进。”
  一九五四年冬,毛泽东主席召见了鹿钟麟,亲切地询问他在街上做工作的情况,称赞他是“办街道工作的专家”,并设宴款待。其后,毛主席委任他为国防委员会委员。
  一九五九年周思来总理号召老年人士把亲身经历记录下来传之后代以后,鹿钟麟积极投入撰写文史资料的工作。他先后写成了《滦州起义前前后后》,《冯玉祥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始末》《孙中山北上与冯玉祥》,《一九二六年访苏前后的回亿》,《有关兵役部的回忆》,《张学良在南京受审的回忆》等许多回忆文章,达数十万言,捉供了有关历史事件的第一手材料。
  鹿钟麟非常关心祖国的统一大业,他曾数次在广播电台对台湾军政人员(他的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发表讲话,宣传新中国的伟大成就,望他们为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做出自己的供献,并欢迎他们来大陆探亲访友和参观。
  他晚年患前列腺增生和肠癌,反复数次入院医治,领导同志们给予亲切关怀和探望,并嘱托医生设法治疗。终以病情多变,于一九六六年一月十一日逝世,终年八十二岁。
  在河北省及天津市党政领导同志关怀下,为鹿钟麟举办了隆重的葬礼。成立治丧委员会,由河北省副省长杨一辰任主任委员。河北省副省长杨亦周、高树勋亲自料理,中央领导派典礼局局长余心清专程来津致祭。同年一月十四日安葬于天津北仓革命公墓。
  在党的关怀下,我现在过着安适的晚年生活,作为天津市政协委员,我经常参加各项社会活动。愿在自己有生之年,为实现祖国的“四化”建设和统一大业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