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钟麟的一生

  二、在护国、护法战争中
  一九一五年二月二十日袁世凯为巩固在四川的统治,任命其亲信陈宦督理四川军务,并调李炳之的第一混成旅,冯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和由第二十师抽出伍祥桢的第三十九旅扩编为第四混成旅,随同开赴四川。鹿钟麟在第四混成旅第二团第二。营充任营附,亦随营入川。
为反对袁世凯称帝阴谋,以蔡锷为首的护国军迅速组成,讨伐袁世凯并进攻四川。袁则急调曹锟任总司令,坐镇重庆,指挥第三师和第七师会同先期入川的第十六混成旅、第四混成旅,在泸州叙府主要战场上展开激战。恰巧第十六混成旅和第四混成旅共同担任叙府的战斗任务,致使鹿钟麟和冯玉祥得有机会在滦州起义失败,各自东西达五年之后重新相会。鹿即要求回到冯部,得到应允。适冯旅扩编成立一个团,鹿被委为第.三团(团长张之江)的营长。
  冯玉祥同情护国军的义帜,便在暗中与护国军谋取局部和解,同时设法促使袁的心腹大将陈宦通电反对帝制宣布独立。鹿钟麟在其中出谋献计起了一定作用,因此冯曾说过鹿“急智多谋”。
  一九一六年六月六日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段对冯在四川迫使陈宦独立深为不满,于六月六日电令冯玉祥率部北上进驻廊坊。转年四月,又借故免去冯的旅长职务,遗缺以被段祺瑞收买的第一团团长杨桂堂升充。鹿钟麟在此期间先后担任参谋,军法官、炮兵营营长等职务。
  黎元洪、段祺瑞在对德参战和派系斗争中,意图相左,明争暗斗,酿成历史上的“府院之争”,一九一七年六月七日长江巡阅使兼安徽督军张勋以调停为名,率辫子兵五千余人,由徐州入京,先逼黎解散国会,继迫使黎离位出走。七月一日张捧出溥仪,宣告复辟。段祺瑞从天津发出通电讨伐张勋,令第八师在马厂誓师。第十六混成旅官兵素有反对帝制的传统,鹿钟麟、邱斌、张之江、李鸣钟等要求旅长杨桂堂出兵讨伐,杨不但不听,反而入京晋谒张勋。鹿等见时机已到,公推薛笃弼前往迎请冯玉祥回旅主持大计。冯到廊坊后率全体官兵通电讨伐张勋。
  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以副总统名义代理总统,段祺瑞重任国务总理,大权独揽,一意孤行,借口对德宣战向日本借款,扩编参战军,坚决贯彻武力统一政策。一九一七年七月孙中山由上海到广州,发出护法的号召。八月间召开了护法国会,成立了护法军政府,讨伐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调动大军开赴湖南一带,阻止护法军北进。一九一八年一月,段祺瑞命冯玉祥旅自南京驰援湘西,该旅乘船沿江上驶经安庆抵九江武穴地区,通电响应护法号召,反对武力统一政策,主张和平解决争端,迅速恢复国会。段祺瑞愤怒之下,免去冯玉祥旅长职务。第十六混成旅的全体官兵一致表示誓与冯共生死,拒受段祺瑞命令。旋经曹锟调解,着令冯玉祥留任,率部开往湖南,戴罪立功。第十六混成旅进驻常德后,段祺瑞随任命冯兼湘西镇守使。
  冯旅由艰险环境中冲出,在湘西重镇常德得以喘息,又借口地处前线,请准招募新兵扩充实力,并加强官兵的教育训练,在常德驻防两年中,成立教导大队,分期分批轮训军官、军士。由炮兵团团长鹿钟麟兼任大队长,负责主持训练事宜。十六混成旅以后发展成一支庞大的国民军,其骨干力量的基础,就是在这时奠定的。
  三、从常德北调南苑驻防
  一九二零年七月六日,冯部奉调离开常德北上抵达汉口,停留在谌家矶待命。在途中直皖战争爆发,给养,饷项均无着落,处境困难。冯曾致书孙中山表示今“虽扼于环境,未能追随,但精神结合,固已有日。”孙得信后即派徐谦和钮永建持亲笔书信前来慰勉,并携来大批革命书籍相赠。这些书交由鹿钟麟妥善保管,鹿因得以优先阅读,受到很大启发。后来鹿常常津津乐道这段阅读孙先生著作的经历。
  直皖战争以皖系失败而结束,直系当权,原陕西督军陈树藩属于皖系,随由直系第二十师U币长阎相文继任。陈拒阎入陕,阎率本部外,请调第七师吴新田,第十六混成旅冯玉祥两部同往,以武力接收。一九二一年冯部进抵潼关,阎相文即以冯为先锋向西安进军。经过三路激战,终于到达西安城下,陈树藩逃走。阎相文人城接任后,以冯部立下战功,电请曹锟将该旅扩编为第十一师,冯任师长。阎相文接任陕督后,因环境恶劣,任务艰巨,力不从心,不久便服毒自杀。冯玉祥继任陕西督军,也深感局面难撑,窥机企图摆脱,鹿钟麟不断为之出谋划策。冯曾说:“鹿瑞伯智勇稳练,堪任繁巨,作战有作战办法,作事
有作事办法。”
  一九二二年四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曹锟任命冯玉祥为后方总司令,坐镇洛阳,郑州。时河南督军赵倜,佯与直系靠近,暗与奉军勾结,冯以全力击溃赵倜部队。战争结束后,曹铝任命冯为河南督军。鹿钟麟被任为河南全省警务处处长兼省会警察厅厅长。鹿到职后,大力扭转社会风气,提倡朴素生活,禁娼禁赌,破除迷信,驱逐僧尼,捣毁神像,将庙宇寺观一律改为学校。河南信阳一带出现匪患,为害乡民,鹿钟麟又被任为河南剿匪司令,驰赴豫南进行清剿。冯玉祥所部自陕西到河南一段时期里,不断扩充军队,截至一九二二年十月底调离河南,已拥有一个师(辖第二十一,二十二两个旅)和第七,第八、第二十五三个混成旅,达二万余人。时鹿钟麟任第二十二旅旅长。
  一九二二年十月三十一日北京政府免去冯玉祥河南督军职,调任陆军检阅使,所部随同开往北京,大部驻扎南苑,其余分驻城内及通州。冯部在此驻防约二年余,加强了部队官兵的教育训练,同时进一步密切与孙中山的联系,信使来往不绝,接受孙的教导和指示。这是后来发起北京政变的内在因素。当时鹿钟麟受冯玉祥之命,也积极参与了这些工作。
  四、北京政变推倒曹锟
  一九二四年九月十六日第二次直奉战争再起,曹锟组成讨逆军对奉军作战,吴佩孚任讨逆军总司令,彭寿莘为第一军总司令,王怀庆为第二军总司令,冯玉祥为第三军总司令。曹锟和吴佩孚对冯部的忠诚存在怀疑,特派陕军第一师师长胡景翼为援军第二路司令,并调第十五混成旅旅长孙岳为京畿卫戍司令,想利用胡,孙监视冯的行动,殊不知冯,胡,孙早有联盟,正待机推翻曹吴,停止内战。
冯部第三军被规定经密云,古北口,滦平等地向开鲁前进。从九月二十一日起,冯部的第十一师及第七,第八,第二十五混成旅陆续出发,并令第二十二旅鹿钟麟部殿后,进达密云待命。此外,原由冯在河南一带招募而来的新兵万余名,编成三个补充旅,由孙良诚,张维玺,蒋鸿遇分任旅长。因装备不齐,请准暂留北苑一带进行训练,以备前方补充。
  冯玉祥部调赴南苑时,曾接受孙中山密嘱联合孙岳、胡景翼相机推翻直系曹锟的统治,并相应作了准备工作。在战争爆发前三日即九月十三日,孙中山还有密电促彼等早日联合行动。战事甫交,冯认为机不可失,首先暗中与张作霖,段祺瑞取得协议,张答应共同反直,事成后同意奉军不入关,段答允予以支持,事成后同意迎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冯既解除了对张,段的顾虑,所以在部队出发前,即周密地做了“班师回京”部署。十月十九日冯抵滦平,适前线传来直军作战不利的消息,冯认为时机已到,遂召集前后方部队将领集中滦平开会,当场宣布“班师回京”的计划。殿后改为先行,将入城任务交由鹿钟麟旅承担,其余部队都跟踵鹿部顺序折返。胡景翼部也由喜峰口退至平泉往南转进,以为配合。鹿钟麟奉命后,由密云率部兼程向北京折返,先同孙良诚,张维玺两旅会合,十月二十二日返抵北苑,再与蒋鸿遇旅会合,然后在鹿的指挥下,当日午夜抵达安定门,由孙岳的城防部队放进城内,以迅雷不及掩耳手段,包围与占据了各要害地区和部门,里应外合的把中南海,电话局,火车站和交通要道,都换了岗哨。一夜之间来发一枪即控制了整个北京,第二天清晨北京各大街小巷布满了冯玉祥的军队。冯玉祥,孙岳,胡景翼联合发表“漾电” (十月二十三日),呼吁和平,反对内战。总统曹锟被软禁于中南海延庆楼。在前线督战的吴佩孚闻变后急速回军,在杨村一带与冯军展开激战,结果吴军溃败,吴佩孚在仓皇间从大沽口登上军舰逃往南方。

                                    下一页